以文化强省凝聚治蜀兴川的磅礴伟力

http://www.scol.com.cn(2020-12-2 14:02:5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琼会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过去五年,正是这样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场景,构成了四川生动丰富的文化景致,也折射出在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新征程中,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和文化生态的着力改善。逢春开胜境,古韵度新声。五年来,四川坚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固本培元,坚持在治蜀兴川中推动文化事业、产业创新发展,坚持开展文化惠民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文化强省,巴蜀大地步履铿锵,不断书写从高原迈向高峰的新篇章、新成就、新辉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四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全国来说,四川是文化大省,全省文化资源富集,历史底蕴深厚,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积极打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四川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在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实践中彰显四川责任担当,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要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性发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四川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十三五”以来,四川认真落实《四川省“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出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基本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壮阔实践在巴蜀大地生动开展。事实证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性,要不断优化文化企业的发展环境,让文化企业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要积极探索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发展模式,不断壮大文化企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要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

  在文化产业差异化发展上下功夫,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自古以来,四川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天府之国赋予四川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大力弘扬巴蜀文化的背景,四川文化建设呈现出主流思想引领力显著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文艺精品创造力显著增强,文化服务供给力显著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发展保障力显著增强的强劲势头。全省各地要积极探索巴蜀文化与历史文化传承、新时代天府文化有机结合的新路径,塑造文化产业新品牌,形成新风范,不断拓展巴蜀文化产业发展新空间;要把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与推动文化消费有机结合,创新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具有产业影响力与品牌号召力的支柱性产业,在川蜀大地形成文化产业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发展新格局。这既是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目标,也是建设文化强省有利条件,更是全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必将为推进四川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添力加劲。

  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上树标杆。成都是四川省省会,要发挥好新时代天府文化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的角度,创新全新的文化产品,创造、培养、引导新的文化需求,凝练“天府四川”形象主标识,打响“熊猫家园·天府四川”“神秘古蜀·天府四川”“美景美食·天府四川”等品牌,注入新时代四川文化元素,赋予时代发展的新内涵,全面提升四川文化软实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和鲜明四川文化元素融入思想道德建设、社会行为规范和现代产业发展之中,大力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引领区样板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上树标杆,不断提升巴蜀文化、天府文化魅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让四川文化不断走出盆地、走向世界。

  当前,四川文化建设正处在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推进四川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四川正当其时。面对“十四五”发展新机遇,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实现文化建设由“大”到“强”的根本转变,必将彰显四川的责任担当,以文化强省凝聚治蜀兴川的磅礴伟力。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