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脱贫攻坚后,浙川协作去向何方?

http://www.scol.com.cn(2020-11-9 8:56:09)  四川在线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李攀
作者:李攀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日前,浙江·四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联席会议在成都举行;两天后,浙江召开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推进会暨东西部扶贫协作奖表彰大会,表彰在对四川等省份结对帮扶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即将收官,起始于1996年的浙江对口帮扶四川,在此之后,是打上“句号”,还是仅划个“逗号”?这是川浙两地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扶”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习近平总书记2004年5月在浙江省工作期间,曾深入四川广元市、南充市指导扶贫协作工作,为两省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浙川紧密联系在一起,浙江9市56个县市区已与四川11市州40个贫困县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一批批援川干部、一个个产业扶持、一家家企业投资、一项项民生实事……浙江真情实意地帮助四川贫困地区,带动了47.8万四川贫困老乡脱贫。

  而今,脱贫攻坚的任务即将完成。尽管如此,浙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容不得懈怠,仍需持之以恒、精益求精。要珍惜今年剩下的时间,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完善扶贫协作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全面建成小康的成色更足。

  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以后,浙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会向何处去?笔者以为,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持续发力应是双方的不懈追求。对于浙川两省来说,着眼长远、加强谋划,努力在“十四五”时期发展更好的交流合作关系,推动浙川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在层次上纵深发展,在水平上持续提高,在领域上不断拓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发展,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好事,并且大有文章可做。

  协同培育市场机制。浙川两省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是国内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省也都正处于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时期。在此背景下,浙川两省可以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在不断引领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寻找合作契机,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在更大范围互补衔接,补齐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短板,强化市场流通体系对接合作,携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继续发挥比较优势。浙江得改革风气之先,是国内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众多优秀企业和杰出企业家是宝贵资源,浙江还有着浓厚的互联网基因,有着数字经济的坚实基础,而四川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还是农业大省,也是重要的工业基地,等等。两省可以各扬所长,加强产业、创新和文旅合作。比如,借助浙江的电商平台,四川的优质农产品能销往千家万户;四川的数字经济正蓬勃兴起,为广大浙商提供了投资兴业的广阔空间。两省在旅游、产业培育、现代物流、金融、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也有许多合作机会。

  共同落实国家战略。浙江和四川分别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两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这赋予了两省共同的历史使命,也为两省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创造了契机。双方都应顺时应势,在已有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经验,健全长效合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进一步强化发展联动,共同加快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强化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格局,更好服务全国大局。

  花开满地来时路,遥看前景更催人。24年波澜壮阔,浙川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见证了浙江人民和四川人民深厚的袍泽情谊,书写了一段动人的佳话。面向未来,浙川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持续发力,必然会结出更丰硕的成果,续写更美好的佳话。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