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让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新路径

http://www.scol.com.cn(2020-11-30 8:57: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堂吉伟德
作者:堂吉伟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月27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与故宫博物院、国家大剧院联合主办的“见字如面·对话故宫”书信交流活动,在故宫博物院报告厅启动。9位学生代表向全市中小学生发出倡议:“期待我们一起,见字如面,对话故宫!”(11月29日《北京青年报》)

  “见字如面”的活动要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让参与者拿起纸笔参与书信交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二是朗诵展演活动,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独特的思考,通过朗诵的方式对外呈现和交流。两种活动形式相互依存,彼此促进,不可或缺。就形式来说,书信交流和朗诵本身并不新鲜,不过把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教育结合,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这种特定内容下的路径尝试,不失为一种有益有交的创新。

  互联网形态下的电子产品泛滥,使得传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写书信这种传统形式日渐退出舞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也因载体的缺失而面临危机。比如对于传统节日越来越淡化,其表现不仅在于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在于与现实渐行渐远趋于消失。对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迅速由农业文明转向现代文明;二是我们曾经人为地削弱了自觉的文化,出现了文化断层。“现在来看这种断层是很可怕的,一代人的中断是疏离,两代人的中断会隔膜,三代人的中断就难以弥补了。

  我们都应当意识到,传统文化的淡化和消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由此产生继承和弘扬的危机感与紧迫感。目的性明确之后,手段的科学与合理性就异常重要,对成效如何也具有决定性作用。时下,国学教育方兴未艾,不过也暴露出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针对最近幼儿国学热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支持者认为国学是精粹,热衷于让三五岁的幼儿诵读《三字经》、《论语》等。反对者则认为一味地死记硬背,束缚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教育的基本规律,做好形式的创新与载体的利用极其关健。脱离学习阶段和学生兴趣爱好的应试性教育,难以取得预期中的效果。把学校教育与博物馆等丰富的资源结合起来,发挥博物馆实体展示与教育功能的专业性,能够达到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在实际效果上也能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让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把学生的课堂搬到博物馆内,能够最大化发挥博物馆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的核心功能,实现“从娃娃抓起”的现实责任与历史使命。

  “拿起纸笔·见字如面”书信交流活动,于疫情期间由7名中小学生处发起,可谓“起源于民端”,并获得了广泛的回应,得到了各个层面积极的支援,由此也说明此类需求在基层有着极强的基础动力,理应有更大范围的扩展与普及。学校和教育机构于此应当看到契机,因势利导进行组织和推广,并以常态性和制度化的方式进行巩固。在博物馆的功能发挥上,正如相关专家所言,我国博物馆资源丰富,新时代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成为教书育人的丰富资源,需要系统设计,并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从“拿起纸笔·见字如面”的发端,到“见字如面·对话故宫”的延展,活动的举办日益成熟,也更加细分化,与故宫博物院的合作呈现出了更高级的形态。事实上,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教学、综合实践的结合,故宫博物馆已行之在前并形成了常态机制,为制度化推广与实践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借鉴。(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