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号行骗成本几乎为零是一种羞耻

http://www.scol.com.cn(2020-11-29 19:15:3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王军荣
作者:王军荣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屏幕里,“假靳东”“假刘德华”一口一个“姐姐”;屏幕外,中老年女性沦陷其中,纷纷打赏。在各大短视频平台,这荒诞的一幕屡见不鲜。不仅是假明星号,一些高仿号冒充政府部门、商业机构、专家名人,在网络平台上收割流量、变现套现。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高仿账号的背后,是一条造号养号卖号的灰色产业链。(11月28日《瞭望》)

  高仿号从充专家或“股神”到充当明星,从高仿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到高仿普通人,万变不离其宗,目的只有一个,即骗钱。更令人奇怪的是,高仿号行骗的成本几乎为零,而收益却大。这近乎天上掉馅饼的事还要持续多久?

  高仿号可以批量制作;高仿号发布的内容也可批量制作。可以说,做高仿号成本很低,只需做些复制粘贴的活,引流却很快,然后通过接广告、带货、卖号等方式把流量变现。对个体来说,“一个人有5~10个高仿号,月入超过5000元不是问题。”对团伙来说,收益更高畸高。在某短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董事长马总”的虚假账号不定期发布马云的视频,该账号关注列表中的47人全部是名为“马总”“马老师”的高仿号,账号发布的内容也基本相似,至今活得滋润。相反,查处高仿号,成本不低。打下一个,冒出另一个。难道任由高仿号行骗一直猖獗下去?

  高仿号是依赖网络平台生存的。网络平台即便是技术再落后,反应再迟钝也是清楚哪些是高仿号,又都干了哪些勾当。可当这些虚假账号为平台带来日活跃用户数量甚至广告收入时,平台的态度就不可避免变得暧昧。有的公司为了业绩,放松了管控,甚至还有个别公司为了完成业务绩效,纵容或主动去做虚假账号。在有意“纵容”之下,高仿号的日子就过得挺不错的。退一步说,被查处了,也只不过是封号罢了。

  高仿号行骗,从本质而言,是诈骗,会使很多人陷入困境,有的人可能会面临家破人亡,行骗本该是风险很多高的,可高仿号行骗却没有什么风险,也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这有点可笑。打击高仿号行骗难道真的没有好办法吗?难道就不能提高违法成本吗?一方面要提高网络平台的失责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平台是高仿号行骗的助推器,是有意纵容的结果,毕竟也是受益者;另一方面提高行骗者的违法成本。既要提高查处力度,也要提高惩罚力度。高仿号行骗成本几乎为零,是个极大的讽刺。这拷问监管部门,是否尽到了监管责任,是否健康全细化了相关关法律法规,是否执行到位?高仿号行骗成本几乎为零,这才是许多人上当受骗的根因。

  打击高仿号行骗,先要提高违法成本。唯有打破这个“怪圈”,才有望让高仿号无处遁形。高仿号行骗成本几乎为零是一种羞耻,我们要尽快洗刷这种耻辱感。(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