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交响诗”

http://www.scol.com.cn(2020-11-2 13:57: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张闲语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月1日,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在成都开幕。第六届中国诗歌节在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一同举办,是落实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决策部署的务实之举,也是以文化繁荣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的务实之举。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明确“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目标要求,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从这个角度而言,第六届中国诗歌节既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是推动落实“十四五”规划和文化强国的需要,更是推动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对于川渝两地的诗歌爱好者和干部群众而言,就是要在伟大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去书写属于新时代的发展诗篇,要在区域经济发展奏响融合发展的“交响诗”。

  中国诗歌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是国内最高规格的诗歌盛会。这是继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在四川绵阳举办之后,四川再次迎来这一盛会。今年的中国诗歌节更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从时机上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当人们沉浸在五中全会精神的热议与期盼之中时,第六届诗歌节盛开开幕,可谓是令人心情激昂,心潮澎湃。诗言志,歌咏言。生逢盛世,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党引领全国各族人民正开启了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擘画出了一个可期可待的大美蓝图。无论是诗歌爱好者,还是文艺工作者,或者是广大干部群众,这都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就是一段值得大书特书的伟大章节。把诗歌创作与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与美好未来的憧憬结合起来,与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的诗歌才会充满强烈的时代气息,才能唱响人民群众的心声,才能激发出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的壮志豪情。

  中国诗歌节在川渝两地同时举办,这既是对巴蜀文化的一种肯定与认可,也是对川渝经济的一种有力促进。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辉煌璀璨。无论是对于四川,还是对于重庆,诗歌文化底蕴都极其丰厚。两地历史文化悠久、丰富多彩,造就了底蕴深厚的巴蜀文化,孕育了一大批享誉中外的诗人和文化艺术大家。第六届中国诗歌节选择在成都、重庆联合举办,既是对巴蜀地区诗歌文化的充分肯定,也对川渝文化事业发展的肯定。川渝山水相依、人文相亲,党中央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安排,让两地共同举办中国诗歌节,目的就是要通过文化上的交流融合,激励两地干部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主动担当作为,并通过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进一步促进川渝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巴蜀文化繁荣昌盛。对于川渝两地的诗歌爱好者或干部群众来说,要以此次中国诗歌节为契机,面向未来,把握机遇,携手奋进,共同提升巴蜀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诗歌节是反映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一场文艺盛会。作为诗歌爱好者与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的笔触放置到伟大的时代潮流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发时代之先声、颂时代之精神,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文化力量。(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