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天天行 何须聚重阳

http://www.scol.com.cn(2020-10-19 8:24:0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朱永华
作者:朱永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重阳节临近,10月17日一早,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天府片区志愿者前往了简阳福田乡敬老院,为近40位孤寡老人送去了前期善款采买的冬季物资。志愿者们用微笑和爱心为老人们提供服务和陪伴,理发、剪指甲、表演,大家和老人们愉快的度过了一个快乐的周末……(据10月18日《四川在线》)。  

  10月25日,又到了中国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俗称“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是,每逢“重阳节”的临近,“寂寞”许久的各地大大小小的敬老院和养老机构,便逐渐开始热闹起来,志愿者上门服务,爱心企业登门慰问,各级政府官员更不忘在这一天里,带着各种礼品去和老人们拍照“唠家常”,曾有媒体爆料,有敬老院老人在重阳节这天,被洗了八次脚。  

  志愿者到敬老院去奉献爱心,无论选择在重阳节,还是其它特殊的日子,甚至是“日常”,都非常值得点赞。能够给敬老院尤其是入院的孤寡老人带去欢乐,让“暮气沉沉”的敬老院充满一丝“朝气”,本身就有益于老人的身体健康。但短时间内的频率过高,让入院的老人们为应付忙的身心疲惫,那就是在折腾老人了。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应是“天天”而不是选择性的“过节”。如果说志愿者和爱心企业选择在临近重阳节去慰问看老人,是出于对社会尊老敬老的崇尚,各级政府官员扎堆选择重阳节去敬老院,其作秀的意味就再明显不过了。的确,表面上看,各级领导在重阳节这个特殊日子里去看望慰问老人,带去的是关怀和温暖,但实际上却是另一种“形式主义”。对于入住敬老院尤其是孤寡老人,平日送去一杯水胜过节日一碗酒,领导能够“常到敬老院看看”,即使两手空空能陪老人说说话,也会让老人们心里热乎乎的。  

  然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为了迎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的志愿者,老人们“早已穿着整齐,坐在院内”,这样注重“仪式感”的迎接,一方面着实也体现出敬老院迫切希望有人前来探望和重视的心理。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满满的“酸楚”。他们需要快乐,需要年轻志愿者充满爱心的服务。同时也更希望这样的快乐与爱心服务能够持久一些、更多一些。毕竟在很多地方,敬老院除了重阳节前后有短暂的“人气”之外,更多时间里,基本处于被社会“遗忘”的角落。  

  “老吾老而及人之老”,现实中,能够长期在敬老院中生活的老人,大多是无儿无女,相对于儿孙绕膝的居家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倍感凄凉。因此,富有爱心的年轻志愿者,应当经常去看看,各级政府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更应当、也有义务在他们面前扮演好“儿女”角色,敬老天天行,何须聚重阳。只有经常去走动走动,跟老人们时常“唠一唠”,那才是对传统敬老美德的最善意传承和最务实发扬。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