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是滋养心灵的思政课

http://www.scol.com.cn(2020-9-2 7:59:3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郑宗生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新学期,新气象。开学第一课历来备受关注。9月1日晚,全国中小学生通过央视综合频道同上“开学第一课”,“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等抗疫英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等登上讲台,带着中小学生回顾战疫,仰望北斗,感悟“少年强,中国强”。

  美好的心灵需要滋养,品德的树立需要熏陶。日前《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文章,而“开学第一课”正是浸润心灵、涵养美德的思政课。抗击疫情、抗洪抢险、勤俭节约……尽管主题不同,但都指向了立德树人、崇德向善,都是为了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都有助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开学第一课”是厚植家国情怀的思政课。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课的目的就是滋养美好心灵,而家国情怀正是美好心灵的最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突出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爱国主义是教育的必修课,以《开学第一课》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爱国理应成为最好的主题。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少年强,中国强”,恰好将爱国主义与学生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每一位爱国者的具体行动,都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催化剂。让战疫英雄讲述战疫故事,把抗击疫情作为最生动的“爱国教材”,正是让学生们耳闻目染,在抗疫故事中吸取精神营养,在学生心中播下爱国的种子,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开学第一课”是弘扬拼搏精神的思政课。“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经历了抗击疫情和抗洪抢险两场“大考”,我们更加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更能懂得只有顽强拼搏,才能攻坚克难。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很多地方的“开学第一课”,正是通过宣讲抗击疫情和抗洪抢险的英雄事迹、感人故事,教会青少年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弘扬拼搏精神,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经过抗击疫情和抗洪抢险的精神洗礼,青少年的心灵变得更坚强,收获了守望相助的感动,学到了无坚不摧的精神,激发了风雨无阻的力量。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办好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少年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砥砺愈挫愈勇的意志品质。

  “开学第一课”是涵养勤俭美德的思政课。“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勤俭美德的当下,厉行节约成为多地“开学第一课”的主题。安徽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举行以“勤俭”为主题的开学典礼,倡导大家争当“光盘侠”,不做“必剩客”;江西理工大学食堂推出“光盘换水果”,奖励节约行为;贵州余庆县魁龙小学把开学第一课搬到田间地头,让学生们走进稻田体验劳动,亲身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次次感悟式、鼓励式、体验式教育,让勤俭节约的意识在青少年中间入脑入心。心间有美德,舌尖有节俭。我们要把倡导节俭、杜绝浪费纳入思政课,采取青少年新闻乐见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他们感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树立文明用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