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两大基本功以双循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http://www.scol.com.cn(2020-8-26 10:00:11)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作者:韩文龙
作者:韩文龙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练好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两大基本功 以国内国际双循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强调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如何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本报特约两位专家结合实际,各抒己见,敬请垂注。

  看待“两个循环”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偏废的整体。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应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解决好国内大循环问题

  四川如何发力

  ●畅通国内大循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内需,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落实“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优化营商环境引进高质量外资,减税降费,建设自贸区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只有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才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补齐国内产业体系的发展短板,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在落实双循环体系建设过程中,关键是要练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两大基本功,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构成一个经济大循环。在国内,投资和消费是国内循环的基础,进出口和国际投资是国际循环的基础,几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必须统一于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体系之内。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接入国际大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是,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的增加,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动力开始衰减,近些年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渐下降甚至为负。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鹅”事件,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战略并推行霸权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以及部分地区地缘政治冲突和矛盾不断升级,使得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二大商品消费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具有14亿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优势。从经济体量、工业基础、产业链和消费市场等方面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经济内循环的基础。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只有准确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点解决好国内大循环问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核心利益。同时,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辩证统一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偏废的整体,只有利用好两大循环体系,才能更好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

  在供给和需求上发力推动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的最大推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在供给侧。就四川省而言,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要把握四点:

  一是加快要素市场改革,实现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的市场化定价和合理流动,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二是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解决制约四川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三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发挥政府及公立机构在基础领域创新的孵化作用,发挥企业在应用领域创新的主体作用,通过官、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转化效率,通过自主创新解决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四是积极融入国内大分工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和档次。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逆全球化”趋势,暴露出全球分工体系的脆弱性和我国产业分工体系的短板。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四川需要找准国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尤其要在关系国计民生的航空航天、油气开发、电子通信等关键行业有所作为,重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瓶颈,不断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

  扩大内需是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的战略基点。当前,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关键是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扩大投资是扩大内需的支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来源于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投资需求。四川作为西部省份,在“新四化”建设中还存在诸多短板。要通过鼓励支持政府和企业投资,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牵引,发挥好高质量城市群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提高城市之间互联互通的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以“5+1”现代工业体系为基础,做优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通过制造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进一步迈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通过数字技术、智能技术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四川第三产业的竞争力。

  扩大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2019年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7.8%,还有较大潜力可以挖掘。要稳定社会预期和提升市场信心,需要通过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稳定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强大国内市场来自于人口优势形成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消费能力,消费转型升级激发出的内需动力,收入分配与和谐劳资关系带来的消费潜力释放等。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受制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环境等影响,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扩大消费的基础是收入增加。因此,要通过稳就业政策、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等措施夯实扩大消费者的收入基础。还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通过市场的法治化建设、产品的升级换代、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自贸区建设等,进一步释放全省消费潜力。

  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国际大循环体系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正面临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等新挑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通过推动更高水平开放,主动扩大进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倡导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等等,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榜样。在守住国家利益和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不是简单的“出口转内销”,更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基础上,统筹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构建强大的双循环体系。四川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必须要进一步落实“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南向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地区和国家的商贸往来,东向加强与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贸合作,西向强化与欧洲国家的高端合作,北向积极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等。同时,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引进高质量外资,通过减税降费政策和自贸区建设等实现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迈进,通过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示范省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作者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副教授)
相关评论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作者文集申请开通文集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