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地评线】天府网评:围绕促就业做好“+”文章
http://www.scol.com.cn(2020-6-27 7:47: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吴海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抓好社保费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地。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最佳效果。“0.1个百分点”的背后,就是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各地要围绕政府+企业、高校+学生、线上+线下、送出去+引进来,打好各方联动的组合拳,千方百计挖掘就业潜力。

  “政府”与“企业”共发力。一方面,在政策层面要做好“加减乘除”法: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府权力做“减法”、监管力度做“加法”、优化服务做“乘法”、消除堵点做“除法”上下功夫,让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帮助企业渡难关、稳岗位、保就业。另一方面,企业不妨“逆向思维”,趁经济运行正在恢复正常的当口,抓紧布局,广揽人才,为未来发展建立更大更深的人才蓄水池。我们看到,上海推出“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的措施,实现政府与企业双向发力,各地不妨借鉴,努力构建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企业吸纳就业为依托、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格局。

  “高校”与“学生”齐努力。一方面,各地高校要进一步优化网上就业服务,进行供需对接,实现人岗信息智能匹配、精准推送。要搭建线上招聘、就业指导、信息查询等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岗位投递、邀约面试、岗位匹配等服务,开发、共享一批线上就业创业精品课程和讲座视频,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化、人性化、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学生要在就业观念上“转”,主动调整心态和就业预期,保持理性的择业观。要放宽眼界,将求职融入祖国发展建设中。要看到疫情中一系列新业态应运而生,对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比如电竞职业选手、无人机飞服师、生鲜寻鲜者等,为就业提供了一片新蓝海。广大毕业生要瞄准这些新职业,因岗制宜、培养能力,努力提高就业成功率。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一方面,要积极挖掘“线上”就业潜力。我们看到,无接触配送、短视频直播、在线教育等新业态源源不断创造着新“饭碗”。以新零售为例,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显示,疫情防控期间,新零售招聘需求逆势上涨,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7.85%。各地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加紧布局新基建、积极壮大数字经济,在育新机、开新局的同时,培植创业、就业的新土壤。另一方面,要积极开辟“线下”就业空间,比如:大力发展小店经济、规范发展地摊经济等,以加快小店便民化、特色化、数字化发展为主线,以抓小店集聚区升级、抓赋能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为主攻方向,推动小店经济、地摊经济繁荣健康发展,疏通市场经营的“毛细血管”,多渠道实现灵活就业。

  “送出去”与“引进来”并举。一方面,要根据外出务工的就业需求和实际困难,协调人社、交通、卫健等部门通力合作,在确保防疫安全的情况下,为外出务工者打通绿色通道,“点对点”劳务输出,提供“从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的一站式服务。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能离家的贫困群众,“走出去”就业行不通,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把岗位“引进来”,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实现务工、挣钱、顾家三不误。要坚持做到贫困户在哪里,扶贫车间就建在哪里,同时必须根据贫困村当地的特点“量身定制”,精选一些技术含量不高、容易上手、工时灵活的企业,为扩大贫困群众的就业面创造良好条件,让扶贫车间成为群众增收的“催化剂”,成为脱贫攻坚的“加速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只要各地各部门同心协力渡难关、千方百计挖潜力,我们就有能力、有把握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