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地评线】天府网评:扬帆满舵向建设海洋强国大进军
http://www.scol.com.cn(2020-6-8 8:06:2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方位,科学研判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形势,围绕建设海洋强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海洋强国建设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海洋面积相当于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1.4万多千米的岛屿岸线,勾勒出我国辽阔的海疆,使我国拥有了广泛的海洋战略利益。建设海洋强国,符合我国发展规律、世界发展潮流,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逐梦深蓝,建设海洋强国,根系国家兴衰安危。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背海则弱、向海则兴,封海而衰、开海则盛。虽然当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了异国他乡,成为我国古代航海史上最伟大、最著名的壮举;虽然妈祖海洋文化在千年航海通商史中不断传承升华,体现了中国海洋文化的一种特质……然而,自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我国便进入了漫长的海禁锁国时期。特别是由于长期处于有海无防、有海无权的落后状态,致使中华民族错失了海洋意识觉醒、海洋大发展的机遇,这是我们不可忘却的警示和教训。

  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关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融入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事业之中,开启了海洋强国建设新征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现代航运大国、海员大国、造船大国和渔业大国,海洋石油等资源开发也取得了迅猛发展,海洋成为我国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和“蓝色粮仓”,依托这片蔚蓝,我们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加稳健,为建设海洋强国打下了坚实基础,更为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了超强能量。

  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情系人民群众福址。开发海洋、经略海洋,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牵挂在心的大事。又是一年“世界海洋日”,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信念”,更加坚定建设海洋强国的决心和信心。做好开发海洋、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不仅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更是助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所说的,“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这个信念,是14亿人的共同信念,是顺应世界潮流、反映民族众望的必然选择。

  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国际战略布局的全面推进,我国发展的战略重心正在进一步向海上方向倾斜,国家战略利益正在向海上方向迅速拓展,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选择,更是国家的战略、全民的意志。只要我们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全党全军全民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列阵向海洋进军,扬帆满舵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就一定能从蓝图走向现实,让梦想变成事实。(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