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太麻烦”成拒绝高频词,公筷革命需强力干预
http://www.scol.com.cn(2020-6-11 8:25:2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堂吉伟德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记者先后3天选取了100组路人,对其进行了街头采访。从结果来看,在家不使用公筷的原因分别为“一家人没必要”“不习惯”“太麻烦”,而外出就餐不使用公筷的原因分别为“餐厅没有主动提供”“大家都不用”“不习惯”“亲朋好友没必要”。(6月10日《北京青年报》)

  从调查的情况看,公筷的推广和使用情况难言理想,要么餐厅没有配备,要么大家都不使用,核心要素依然是嫌“太麻烦”而视而不见,偶尔有食客在餐厅使用起公筷,也会在不经意间搞混淆,让公私分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大众习惯若没有养成,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够,行动上没有自觉性,则分餐制也好,使用公筷也罢,文明就餐的习惯就难以养成,大众文化也很难形成。

  从表象上预判,有疫情防控形成的推波之势,以及《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的加持,这种顺势而为的举动,一度让人对形成新风尚、好习惯的前景非常乐观,公筷公勺、分餐制会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整个社会的就餐文明程度也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不过,样本调查的结果无疑给乐观的估计浇了一盆冷水,也对改变公共陋习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有了更理性的面对、客观的认识和正确的估量。

  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存在风险,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除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其他传染病如慢性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等都存在家族聚集性的特点。这是一个基本的生活常识,已宣传和普及了很多年,并借2003年非典疫情的防控,进行了一场覆盖面大、影响力强的宣传,让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结果是,公众认可是一回事,政府性倡导和鼓励是一回事,最终落到行动却又是另一回事。

  对于公筷使用和分餐制的推广实施,显然不能仅仅停在宣传和普及层面,如果仅有“软呼吁”而没有“硬约束”,实际效果就难有实质性的改善。时下,疫情尚未结束还处于常态化防控的层次,不过因嫌“太麻烦”而依然有很多人,未能遵守公共文明的要求,像家庭用餐此类私密性更强的场景,执行使用公筷的难度显然更大,情面与效率,成为摆脱传统陋习最大的羁绊。

  从科学常识上讲,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离不开时间的积淀,属于一个渐进性加强的过程。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倡导,但产生行动上的自觉则需要在约束机制上更加有力。这方面有很多经验与教训,比如在公共场所禁烟,经历了非常长时间的倡导和要求,因没有罚款等行政处罚的跟进,一直未能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再比如乱闯红灯和酒驾的行为,即便有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有人身伤亡等血淋淋的教训,依然无法阻止“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发生,酒驾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不时出现。只有当“最严交通法规”出现后,不良行为的发生数才实现了渐进式下降。

  怕麻烦,心存侥幸,这是人性上的天然缺陷,也是导致众多不良习气,一时难以改进的真正原因。社会治理和文明习惯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无法靠一次集中式宣传,一个倡导式立法就彻底解决问题,需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目标定位,明确责任主体和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持之以恒抓下去。同时在手段上要力求效率与效果,既要有软倡导,更要有硬约束,尤其要在法定责任的基础上,明确相应的罚者以实现责权利的对等,比如对不遵守和执行相关规定的责任人员,采取适当罚款等行政处罚措施,发挥风险成本的倒逼功能,从而减少公众麻烦、抗拒和侥幸心理,增加个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彼此影响形成群聚效应,则移风易俗和树立新风才会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