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地评线】天府网评:依托产业扶贫拔“穷根”栽“富根”
http://www.scol.com.cn(2020-5-16 9:22:2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脱贫致富快,要靠产业带。今年是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之年,必须持续聚焦产业扶贫,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让贫困群众的腰包充盈起来,彻底拔“穷根”、栽“富根”。

  产业扶贫要打好“特色牌”。推动产业扶贫,关键要抓住“特色”两个字,因地制宜地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才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制胜之道。新疆喀什地区英吉沙县打造集鲜杏、杏干、杏皮、杏脯、杏仁于一体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群众的“杏”福产业;云南丽江宁蒗彝族自治县发展光伏产业,“照亮”了脱贫之路;四川昭觉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让当地群众端上“新饭碗”……可以说,哪里的产业紧扣“特色”做文章,哪里扶贫的效果就突出、后劲就充足。因此,各地在发展扶贫产业时,要在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的基础上,向特色要竞争力,向特色要生产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强”,将“特色”转变为市场优势、经济优势。

  产业扶贫要走好“精准棋”。产业扶贫贵在精准。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国家”,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有异,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在产业扶贫上精准发力。陕西延安洛川发展苹果产业,在黄土高原捧起了致富的“金饭碗”;江西赣州依托脐橙产业,在赣南红土地上种出了“摇钱树”;贵州野生植物刺梨富含维生素,产业化发展之后恰好顺应了消费升级的趋势;甘肃定西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西北干旱地区亮起脱贫的新曙光……实践证明,只有因地制宜,让产业发展与当地实际“对号入座”、与市场需求“门当户对”,扶贫产业才能兴旺繁荣。因此,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变化,调优、调高、调精农产品生产,瞄准中高端市场,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

  产业扶贫要念好“品牌经”。有良好的品牌,才能有效拓展市场。近几年,“三区三州”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培育了凉山花椒、怒江草果、临夏牛羊、南疆林果、藏区青稞牦牛等一批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但是,这些扶贫产业品牌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达到“有口皆碑”的程度。因此,急需在品牌打造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看到,京东集团践行电商精准扶贫战略,打造了“跑步鸡”“游水鸭”“飞翔鸽”等一系列扶贫项目,产生了较大的品牌影响力。各地要借鉴类似成功经验,与电商平台合作,对扶贫产品进行品牌包装,进一步提升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的“口碑”。同时,要借助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深入实施产销对接行动,帮助贫困地区“小而美”“小而特”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都市。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各地要打好“特色牌”,走好“精准棋”,念好“品牌经”,让广大贫困地区群众发展产业更有赚头、增加收入更有奔头、脱贫致富更有盼头。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