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地评线】天府网评:让产业扶贫闪“金”光
http://www.scol.com.cn(2020-5-13 8:07:2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吴海霞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日下午,正在山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步入田间察看黄花长势,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亲切交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亲们脱贫后,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持续增收致富。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黄花又名忘忧草、金针菜,是大同市云州区的“致富花”。从点赞陕西柞水县“小木耳、大产业”,到鼓励山西云州区“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扶贫多次“点题”,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选准扶贫产业“淘金”,拓展增收渠道“生金”,深度融合转化“掘金”。

  选准扶贫产业“淘金”。产业选对头,脱贫才能有奔头。正是因为选对了产业,黄花才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致富花”。云州区过去叫大同县,这里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曾经是典型的贫困县。近年来,云州区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挖掘潜力,总结经验教训,着力培育黄花这一群众认可度高、比较效益好、发展前景广的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大同黄花”商标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原产地保护认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多次在国内、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云州黄花年产值达7亿元,带动大同市15000多贫困户致富,入选全国第二批特色产业扶贫典型案例。云州产业扶贫的实践证明,选准路径是产业扶贫的关键。各地要摸清所在地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瞄准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淘金”。

  拓展增收渠道“生金”。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脆弱、增收渠道狭窄、资源利用率低。因此,产业扶贫的重点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群众在扶贫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度。面对土地分散、粗放经营的现状,云州区围绕黄花这一扶贫产业,以扶持培育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着力点,通过土地确权,贫困户既可以用土地、补贴资金等要素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经营,贫困户参与分红,也可以自愿流转土地,引进企业经营,通过获取薪金、租金、股金“三金”,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各地应相互借鉴经验,进一步完善“三金”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让农民获得租金,增加资产收益。同时,大力发展扶贫车间,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确保收入“不断档”。

  深度融合转化“掘金”。产业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业态融合上下功夫、在深度开发上做文章、在转化增值上动脑筋。云州区积极扶持黄花龙头企业改进工艺,提高品质,打造市场形象,促进美容、药用、食用等方面的深加工,研制黄花咀嚼片、食用酱和黄花泡菜等食品,开发了黄花洁颜面膜,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推动了黄花产业向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加工、品牌化销售的现代农业发展。同时,充分挖掘利用区位、历史、旅游、交通等优势,采取黄花+文化等模式,打造火山黄花田园综合体,建成“忘忧大道”,建设旅游小镇,举办黄花文化节,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各地要积极开动脑筋,拓宽思路,在加工转化、乡村旅游、电商带货等方面做文章,推动扶贫产品从低端跃上中高端、从单一种养转变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延伸产业链实现“升值”。

  产业扶贫孕育着脱贫致富的“金色希望”。各地要把扶贫产业选准、把增收渠道拓宽、把融合文章做好,让贫困地区群众挣到更多“红票子”,过上更火红的日子。(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