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悬崖村”搬迁,致敬背后的“挑山工”
http://www.scol.com.cn(2020-5-15 10:27:1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婧蓝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5月12日上午,四川凉山进出村要借助17段藤梯,攀爬落差达800米的山崖的“悬崖村”——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44人收拾行装,开始搬迁至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其过程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报道,整个搬迁工作需在5月14日前完成。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中国扶贫看四川,四川扶贫看凉山”是对凉山深度贫困问题的生动诠释,凉山扶贫是一块“硬骨头”,要解决这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的问题,尤其需要无数的“挑山工”,主动担当起凉山扶贫的责任,翻越这座贫困的高山,让“悬崖村”成为历史中值得记忆的一个“扶贫印记”。

  “悬崖村”搬迁,意味着困扰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44人的历史贫困难题,在这一刻具有了历史性的进展,他们“挪穷窝”,从“悬崖上”走向了交通四通八达、牢固美丽的“悬崖外”新家。“悬崖村”的搬迁不仅仅是迁新居,更是开启了他们的全新生活。幸福来之不易,“悬崖村”搬迁背后,凝结了无数“挑山工”的心血和努力,致敬他们的付出和努力。

  致敬,为“悬崖村”搬迁而努力的党员干部。易地扶贫搬迁是一个系统工作,从到“悬崖村”调查研究到易地扶贫搬迁策略的敲定再到搬出“悬崖村”,这个过程中,是无数党员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意,用真心换民心的实际行动,他们在一家一户的走访中,在对“悬崖村”的实际考察中,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宣讲中,为贫困群众“搬家”做出了巨大了努力,终于迈出了让贫困群众“愿意搬”的历史性一步。

  致敬,为“悬崖村”搬迁而努力的建设者们。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搬得出”,更需要“搬去哪”,这就需要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制定好“新居”的“施工图”,并在一砖一瓦的建设之中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悬崖村”搬迁不仅仅是换一个地方,更是完善的配套房屋设施之中更加地用心,在“拎包入住”中让我们看到易地扶贫搬迁更细致的服务。让群众满意的“新房子”,折射了“住得好”的建设付出。

  致敬,为“悬崖村”搬迁而努力的贫困群众。人穷不能志短,面对“悬崖村”的贫困,这些贫困群众没有被生活的困难打倒,他们乘易地扶贫搬迁之“势”,积极地向组织靠拢,从第一个配合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群众到全部走上易地扶贫搬迁,是贫困群众主动摆脱贫困的缩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不服输,不向命运屈服的心,更有对党和政府的坚定信心,才能有信心搬得出、搬得好,搬出新幸福。

  追梦前行不休,奋斗努力不止。村民搬出“悬崖村”不是脱贫攻坚的重点,要“挪穷窝、改穷业、斩穷根”,还需要村民能够在新家展开追逐幸福的梦想,需要更多的“挑山工”,为贫困群众更好地脱贫致富努力奋斗,才能在解决生存和脱贫的问题以后,更好地收获幸福。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