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湖北、武汉沦陷为重灾区。危难时刻,42000多名医务工作者从全国各地紧急驰援,成为阻击疫情的主力军。由于防护需要,他们都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为了铭记白衣天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英雄形象,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策划并发起了“影像记录工程”:为每一个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拍一张摘下口罩瞬间的肖像。(4月19日央视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提到新冠肺炎阻击战,人们头脸中首先浮现出的是奋战在抗疫最前沿的医护工作者。今年一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湖北、武汉,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各地广大医护人员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共有346支援鄂医疗队、42000余名医务人员,纷纷抵达武汉和湖北各地。这些医务工作者把自己的一切都丢到了一边,为的用自己的努力,尽早把新冠肺炎疫情控制住,挽回更多人的生命。
许多医务工作者在疫情阻击战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由于这些医务工作地在医治工作中,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或者戴着口罩,大家都看不清他们的脸,有的甚至是在同一个医院工作的夫妻都没能认得出对方。为了铭记白衣天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救死扶伤的英雄形象,中央指导组宣传组策划并发起了“影像记录工程”,为每一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拍一张摘下口罩瞬间的肖像。日前,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摄影记者李舸带领摄影团队抵达武汉,奋战40多天,终于在武汉解封前完成“影像记录工程”摄影,时长20分钟的纪录片《见证》也已完成,纪录片折射出众志成城、刻骨铭心的中国战“役”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每张肖像照片无不撼人心魄、令人尊敬。
42000多名医务人员摘下口罩后的每一张面孔,都折射医者仁心、人性光辉,在他们的眼神里都充满了爱和坚毅,穿上防护服,他们是无惧疫魔的战士,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赛跑。戴上口罩,他们让更多的国人心安;摘下口罩,他们让民众心疼。医院就是战场,疫情就是考题。在最危险的地方,医护工作者不约而同、挺身而出,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感动的瞬间。口罩背后医护人员的脸庞,诠释了 “医者仁心”这四个字的沉甸甸的分量。青紫的勒痕是“战疫”的印迹,是“天使的吻痕”。
一线医护工作者用自身行动重新定义了“美”的内涵。一群群医疗战士前赴后继。他们不畏风险,逆向而行,意志坚定却又心怀温情;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带着厚重的护目镜,把原本俊俏的脸上勒出一道道痕迹;他们冲锋在战“疫”第一线,保卫着市民的安康。42000多名医务人员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后的每一张面孔,将成为“中国记忆”。每一张照片,讲述的都是一个中国战疫故事,成为14亿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将成为了载入史册的国家影像档案。42000多张照片,让人铭记抗疫英雄形象,使其见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英雄历史。(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