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地评线】天府网评:为抗击疫情提供“最强大脑”的支撑
http://www.scol.com.cn(2020-3-16 8:09:3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疫”部署中,科学防控始终是鲜明的主线。战疫情,科技是利器、是法宝,更是“最强大脑”。我们要把握抗击疫情的主动权,就必须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为医疗救治、精准防控、复工复产提供“最强大脑”的支撑。

  为医疗救治提供“最强大脑”的支撑。每一场疫情之战,都是科学之战,是人类探索未知的艰辛跋涉。在这场战“疫”中,广大科研工作者锐意攻关、夜以继日,人工智能在医疗救治中大显身手,可视化对讲、重症超声、电子听诊器、便携式中央监护站等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应运而生;进行大数据比对,追踪与疑似患者密切接触人员线索;开发AI算力加速病毒分析、疫苗新药研发……从医疗救治到科研攻关,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纷纷上阵,凸显出科技支撑的“硬核”力量。在此基础上,要着眼于看清病毒的“样子”,加快病毒溯源、传播力、传播机理的研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摸清疫情传播的“来龙去脉”,揭开病毒的“真面目”,在疫苗研发等领域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拿出更多科技“利器”。

  为精准防控提供“最强大脑”的支撑。精准防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共享和应用。一些大企业实时开发基于各种大数据技术的APP工具,比如“确诊患者交通工具同乘查询系统”“疫情数据实时更新系统”“发热门诊分布地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测评估系统”等,它们像雷达侦察兵,在茫茫人海中追踪疫情传播的蛛丝马迹。这些大数据平台通过“最强大脑”的神经中枢系统,建立起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决策及协同办公信息系统,实现了疫情统计精准化、疫情数据可视化、疫情指挥决策智能化。我们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让数据思考代替人力奔波、用“网眼”监控代替“人眼”盯防,用大数据“找到人”、用大系统“管住人”、用大平台“看好门”,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度、准确率。

  为复工复产提供“最强大脑”的支撑。复工复产必然面对人员流动,光靠传统的人工方式,显然力不从心。为此,不少企业推出大数据监测、空气成像等“黑科技”,不仅可以精准摸排,提前锁定潜在传染源,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感染风险。腾讯云推出“云办公全家桶”,利用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平台,帮助企业实现即时通讯与办公,提高远程协同的工作效率,全面准确掌握员工健康情况。光启智能防疫头盔,将AI校准算法与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结合,可以实现毫秒级远距离多点批量巡查体温。在此基础上,要广泛运用钉钉、飞书、Welink、百度Hi等软件开展远程办公,推进云复工、智慧工厂、智能物流等新模式的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为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科学技术是打败病魔的必由路径,也是战胜疫情的“终极武器”。我们要高扬科学精神,协同推进科研攻关,锲而不舍,艰苦努力,用科技武器战胜疫情,用科技之盾守护健康,用科技硬核推动发展。(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