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门诊恢复”也别“扎堆看病”
http://www.scol.com.cn(2020-3-9 8:01:1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郭元鹏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目前北京市有134家医院设有急诊科并提供急诊服务。自3月3日起,每日汇总全市134家医院的急诊科就诊人次、抢救室和留观床位使用率,并通过百度地图APP、百度APP、高德地图APP等向社会发布“拥挤等级”,呼吁市民结合“拥挤等级”信息,选择离自己家近、拥挤等级中或低的医院急诊就医,减少无序流动,降低急诊过多人员聚集出现交叉感染风险。(3月8日《北京青年报》)

  为了应对疫情,防控初期很多医院只保留了发热门诊、咳嗽门诊,普通门诊、急诊门诊也关闭了。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为了满足正常就医需要,开始陆续恢复就医秩序,普通门诊、急诊门诊开始恢复对外营业。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然而,不好的是,出现了“急诊门诊很拥挤”现象。按说,这也是在情理之中:市民忍耐了那么久,坚持了很长时间的“非必要不去医院”,既然目前可以去看病了,自然一些积累的患者想“赶快到医院去看病”。

  不过,据医疗机构的信息显示“不是急诊的人”也去看急诊了。一些医院的急诊人山人海。为了避免“扎堆看病”现象出现,合理疏导患者人流,北京市实施了“拥挤等级”发布制度,呼吁市民“错峰看病”、“错时看病”,尽量不要到急诊门诊去拥挤。能够看普通门诊的不看急诊,需要看急诊的也要区分实际情况,实现“预约看病”,减少不必要的拥挤,以避免因为人员聚集出现交叉感染。

  这种“拥挤等级”发布是对头的,我们有必要关注“不是急诊病人”也要到急诊门诊拥挤的现象。

  在人们意识里,总是认为急诊门诊才是最安全的,才是最直接的,才是“看病最快的地方”。因此,人们一旦感觉不舒服,总是习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赶紧去急诊门诊看病”。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和人们的传统认知,以及“知识不对等”造成的。市民不知道自己的实际病情,总是希望问题能够在急诊这个地方“快速解决”,生怕耽误了病情。以至于让“不是急诊的患者”加剧了急诊拥堵。

  对于患者而言,需要养成一个良好习惯“不是急诊”就要“不去急诊”,即便感觉自己的病情紧急,也要尽量“避开高峰”。比如,可以借助预约挂号平台、医院网站、医院APP了解就医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时间去医院看病,这是对自己好,也是为他人好。“将有限的急诊资源留给最需要的急症患者”,这是该有的情怀。

  再说了,眼下疫情还没有结束,还是应该坚持“能少去医院就少去医院”,“能去普通门诊就不去急诊”。急诊门诊恢复正常,还要坚持“不紧急不看急诊”。新型冠状病毒民生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