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对双黄连“一夜封神”的多重拷问
http://www.scol.com.cn(2020-2-2 8:08:1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许朝军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月31日,有媒体报道,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消息已经发布,全国多地霎时出现抢购热潮,双黄连“一夜封神”很快脱销,不少线上线下药店被抢购一空。

  1日早上,不少媒体和专家开始出来辟谣,如知名医疗科普自媒体丁香园提到,“抑制”并不是预防,“抑制”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身体里没有病毒,就没有东西可以被抑制;如果身体里有病毒可以被抑制,那就证明已经被感染了。人民日报官微也也特别提醒:请勿抢购自行服用双黄连口服液!

  从非典时期的板蓝根,到面对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防疫中的双黄连,片面信息导致某种产品用品脱销的现实一再上演,在当前防疫过程中,就先后出现了小米、酒精甚至日用品抢购等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纵观这些现象,苦笑之余,同时也留下诸多值得拷问追问之地。

  防疫防控严峻形势下,人们的心原本就绷得紧张兮兮,稍有风吹草动,必然产生跟风行为。尤其是目前禁止人流大规模流动大部分都居家处于相对“隔离状态”的人,对防疫防控信息格外关注敏感,其中对于各种防治疫情和病毒的信息更是敏感万分,但在此时此刻,竟然突然抛出一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信息,人们怎么会不倾巢出动抢购双黄连?那么在这里就值得追问,明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明知民意正处于敏感焦灼状态,为何凭空发出这么一个看似冠冕堂皇实则疑问多多的信息?到底是谁牵头发现谁签发公布的信息?信息中所谓钟南山院士参与相关会议和药物研究讨论是不是讹传?这种行为是不是存在扰乱视听和盲目公布未经批准核实信息的嫌疑?这些确实是值得拷问的重点之一,如果存在上述行为,那么很显然扰乱市场、干扰视听、破坏社会秩序的罪名就不是凭空套给你的。

  相对于双黄连被抢购而后被证实讹传的困窘而言,钟南山院士等专家多次提醒公众外出戴口罩,但专业人士给予科学防疫基础上的善意提醒却杠不过区区一则被传谬的信息,到底是防疫医疗专家学者的声音不够到位,还是人们自身存在天然的信专家不如信民谣的病态思维?很明显,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人们基础性的健康医疗常识以及防疫防控基本常识的认识不到位、行为不科学。那么我们的防疫防控宣传和相关科普知识普及到位了吗?是否存在疏漏和不足?我们面对疫情紧张形势下的心理教育疏导和行为引导到位了吗?是不是存在重防疫防控轻教育引导和心理行为疏导?这无疑是值得拷问追问的重点之二。

  面对凭空陡发的双黄连抢购热潮,很多药企和药品经销商的态度出奇一致,大都是倾仓而售,连夜调货,甚至还有坐地起价,有些还抛出兽用双黄连。逐利是商家的天然追求,但逐利必须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面对如此汹涌的抢购大潮,那些平时动辄懂医知药并且常常煞有介事在门店里邀请老专家、老医师坐诊的药店,为何不理性劝导这种不理性的抢购行为?各地的市场监管、卫健、防疫部门为何不抓紧发声制止不良商业促销和坐地起价等行为?在当前的防疫形势下,制止上述行为完全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的,也完全能够抑制住不理性的抢购热潮的,但遗憾的是,不少行为毕竟还都留在了“事后”,这些恐怕也是值得追问拷问的。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防疫防控形势严峻的情形下,今天除了一个双黄连,明天会不会凭空再出一个什么“神”实在难以预料。追问双黄连的“一夜封神”,旨在引起各地相关部门深思、反思,并有行为跟进。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