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抗疫要如防病毒一般防骗子
http://www.scol.com.cn(2020-2-4 8:17:3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严奇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记者从湖南长沙浏阳市公安局获悉,该局1月31日破获一起涉嫌利用疫情诈骗案件。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己的收款二维码,称是武汉疫情捐款的官方二维码。浏阳市公安局刑侦大队、镇头派出所迅速对该线索展开重点研判。经过侦查,仅用了3个小时,就将涉嫌诈骗的嫌疑人曾某抓获。(澎湃新闻网2月3日)

  就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在该起案件中,网友们都能表现出较高的防范心态,不少网友甚至通过转账0.01元的方式对曾某予以警告和谴责,然而其背后的影响仍不容低估。这不仅仅是发疫情财那么简单,而是为抗疫添乱的恶性行为。这为我们公安机关,也提了一个醒,任何人都有可能假借抗疫名义诈骗,抗疫要如防病毒一般防骗子。

  倘若在平时,想必此类低劣的诈骗手段,恐怕难入广大网友的法眼。然而,当下疫情形势严峻,不少热心群众都希望投身一线抗疫支援活动当中,难保有部分心态焦虑或不明情况的群众,因一时热心,错手汇款。站在诈骗分子的角度,广撒网总是能捕到鱼的。我们不能让好心人落入陷阱。

  为了支援抗疫一线,不少地方和单位都开通了简易的募捐渠道。且由于人与人之间需尽量避免接触,通过社交网络传播资讯、购买物资、参与捐款必会增多。近段时间,微博榜、朋友圈、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关于抗疫捐赠的资讯屡屡刷屏,也为少数人“瞒天过海”提供了相对隐匿的环境,防骗形势恐怕不比抗疫形势更简单。

  令人担忧的是,诈骗风气如果得以蔓延,会不会产生更高明的诈骗手法?从近几年公布的违法案例看,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呈现集团化、科技化、精益化的趋势。二维码骗财只是最初级的,必须小心有人通过炮制公众号文章、开发高仿官方平台、拓展线下骗捐渠道等“高尖端”方式实施诈骗。

  近几日,因截流捐赠物资、假冒医用口罩等舆论热点事件,部分群众对公开募捐筹款产生了担忧。在当前形势下,利用抗疫名义骗捐,既损害部分热心人士的财产安全,又会进一步瓦解公众对参与支援的信心,对抗疫形势难免产生深远影响。我们的执法机关必须拔高站位,以抗疫的心态从重打击此类恶性诈骗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无论曾某是一时兴起,还是精心筹划,都必须为此承担高昂的代价。在全国齐心抗疫的今天,只有从重处罚才能遏制少数人肆意泛滥的恶意。

  建议公安机关、网络安全企业、社交网络运营服务商能着眼抗疫形势,紧前展开技术防范。例如,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利用私人账号、二维码进行筹款的行为展开筛选;对微博账号、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中进行引导捐款的行为进行风险评估;利用朋友圈、短视频公号深入网络空间进行宣传引导,不要让任何一片好心沦为恶人的玩物。

  较之抗击非典疫情,这次抗击新冠肺炎有复杂的网络背景。疫情的全面防控必须重视网络环境下的不法倾向,不能让骗子借疫情发财发难。(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