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地评线 >> 正文
推动治国理政的民生保障制度落地
http://www.scol.com.cn(2019-11-7 8:46:5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林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带领近14亿人民奔向全面小康,过上美好生活,不是一件易事。《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形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大关切,贯穿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领域民生工作,惠民举措持续出台、民生改革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生活之变可触可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提振了信心。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实践启示我们,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程,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也正因如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决定》的价值旨归,织就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之“网”,成为《决定》的重点指向。

  织就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之“网”,是非常具体的,不是极端抽象的。从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到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从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决定》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对构建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之“网”作出部署安排,一切为了人民的殷殷深情力透纸背。这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持续接力,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度解读,是用民生实事“链接”百姓的幸福指数,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与使命担当。

  织就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之“网”,是具有硬性要求的,不是凌空蹈虚的。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再到通过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及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都是为织就民生保障之“网”而“铺路架桥”,是落实《决定》精神的重中之重,是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的硬性任务,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可及目标。

  织就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民生保障之“网”,是具有实践路径的,不是无的放矢的。奋斗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要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就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通过推动治国理政的民生保障制度落地,催生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为人民群众开启一扇扇幸福之门,真正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