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让关心关爱农民工成为一种制度习惯
http://www.scol.com.cn(2019-11-14 10:37:3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月12日,记者从省农劳办了解到,为确保今冬明春服务保障农民工五大专项行动顺利开展,将省委省政府对农民工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省农劳办建立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情况向省委省政府周报告制度。从12月起,各市(州)农劳办和省农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要建立周报告制度。(2019年11月14日四川日报)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体,是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力量,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全国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关心关爱农民工是党和政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行动,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去冬今春,四川省各级有关部门扎实开展农民工专列专车等系列服务保障农民工专项行动,受到广大川籍农民工欢迎和点赞。今冬明春四川将继续开展专列专车、全覆盖走访慰问、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证照办理和专场招聘等五大服务保障农民工专项行动,把关心关爱农民工落到实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四川省农劳办建立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情况向省委省政府周报告制度,从12月起,各市(州)农劳办和省农劳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也要建立周报告制度,让关心关爱农民工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习惯。

  让关心关爱农民工成为一种制度,就是要在法律援助、经济援助、就业援助、心理援助等方面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这对农民工问题的妥善解决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都制定了关心关爱农民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要真正把关心关爱农民工的具体措施落实到实处,还需要建立必要保障机制。正因为此,四川省出台了《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为广大农民工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客观而言,四川省从制度层面制定出台《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十六条措施》《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从强化就业服务、加强技能培训、提供交通便利等16个方面提出了服务保障工作措施,应该说是目前较为长效管用的机制。

  让关心关爱农民工成为一种习惯,就是要针对农民工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子女入学等,多与农民工交流沟通,要在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道路客运班车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更便捷服务,多关注农民工就业、就医、居住、出行、保障、工资、子女教育等问题,多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要像精准扶贫那样,对农民工提供一户一策的服务保障措施,从农民工就业创业,到各类服务保障,都要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对接、供需对路,通过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公共服务、优化政策环境,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心关爱,让关心关爱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保障农民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四川是人口资源大省,也是农民工大省,还是农民工输出大省。根据统计,全省农民工大概是2500万,其中在省内务工的是1400万左右,省外农民工接近1100万。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 民收入、加速城镇化建设、促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无论是对省外务工的农民工,还是省内农民工,无论四川籍农民工,还是省外在川务工的农民工,他们都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关爱,让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所在城市。正是如此,四川省各级部门在全省开展专列专车、全覆盖走访慰问、根治欠薪冬季攻坚、证照办理和专场招聘等五大服务保障农民工专项行动,并且逐级建立周报告制度,旨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16条措施,让关心关爱农民工成为一种制度和习惯。(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