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因地制宜,激发人才活力
http://www.scol.com.cn(2019-9-8 9:54:4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但人才从哪里来、怎么用、如何留,却是难题。广元市利州区探索乡村振兴育人、用人、留人机制,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2018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6元,同比增长9.7%,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省重大农村改革任务推进示范县、全省林业建设示范县。(9月7日《四川日报》)

  四川是人口大省和资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和农民工外出务工大省,也就是说四川并不缺乏促进经济发展的资源和条件,也不缺乏基本的人才支撑,但为啥一些地方还是在喊“人才饥渴”,在喊人才短缺?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如何为乡村振兴和治蜀兴川提供人才动力,四川广元利州区在乡村振兴中探索出来的人才机制值得肯定和推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因地制宜,没有搞特殊的保护政策,而是结合自身实际,深度挖掘自身潜力,也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多个角度拓宽人才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才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培养出来的,也不是简单的依靠优惠政策就能够吸引过来的,况且对于四川而言,经济本身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要让各地拿出更多的钱与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招揽人才,也不现实。唯有多渠道挖掘人才,才能让人才不断涌现,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从引才入乡,到创业返乡,从市民下乡,到农民爱乡,无论人才来自哪里,无论人才身居何方,都立足于乡村振兴发展,想办法把各类人才吸引到乡村来创业,来发展。英雄不问出处,只要是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只要是能够促进地方人才发展的,改用的措施都可以用。尤其是通过开设新型职业农民专题研修班“走读学”、田间课堂“地里学”、跟着专家“跟班学”、农民夜校“就近学”,大力培养培育“土专家”“田秀才”“农经理”,一批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茁壮成长。

  筑巢引凤之后,关键要让人才产生经济社会拉动效应。如果人才吸引过来不能起到作用,只是作为一种点缀和陪衬,那就是叶公好龙,那就是绣花枕头。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要让所有的人才都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到乡村去不仅实现个人的事业发展,更要带动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因此要解决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通过人才引入,实现技术的提升,通过技术的提升来拉动地方的发展。同时也要为人才的干事创业提供周到的服务,要打破人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最后一个公里,让人才的作用不断的扩散放大,体现出人才的乘数效应。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人才的发展也要树立标杆,也要提倡试点示范,让更多的人才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富起来,才能让更多的人才到乡村去,到基层一线去,乡村振兴才能有更源源不断的活水。

  人才的创业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不是来了就能够收到立竿见影成效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提供更长远的政策措施来留住人才。有些地方开始条件优惠,态度诚恳,但一旦把人才引进来之后,就缺乏了后续的服务跟进,结果让更多的人才水土不服,最后不得不离开。

  从人才自身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力出发,既要提供政治上的激励,给予人才一定的上升空间和畅通渠道,让人才心安,也要提供荣誉激励,既然人才放弃了优厚的条件到条件艰苦的农村,那么在评选先进时就应该向他们倾斜,让他们得到精神安慰。除此之外,关键还要提供一定的政策关怀,从子女入学,到人才工作室的建立,从经费保障,到长远的政策支撑,这些都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