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理论思考 >> 正文
四川发展临空产业集群经济的思考
http://www.scol.com.cn(2019-4-4 9:11:36)  四川日报    编辑:盛飞
作者:吴垠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19年是四川开展“魅力自贸、开放四川”链动全球活动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的筹备期。为推动四川高质量对外开放,我们要充分把握临空产业集群的支点功能,形成若干国家级开放口岸在四川的聚集,以临空产业集群为先导,发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

  高质量对外开放可将临空产业集群作为先导。临空产业集群是依托机场设施资源,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利用机场的产业聚集效应,促使相关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形成航空关联度耦合的产业集群新兴区域经济形态。其重点在于充分利用航空港的资源吞吐量和产业集聚功能,带动四川开放模式、开放领域、开放质量的质量—效率型提升。这是加快贸易强省建设的关键性、前瞻性驱动经济模式,对推动更大规模川货出川、资源进川、人口流动,建立川货展示展销中心,打造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实施外贸优进优出工程,扩大优势特色产品出口,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打造对外交往文化名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着力推进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构建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首先,扩展国际航线网络,拓展洲际10小时航程圈和亚洲5小时航程圈,开拓更多直航运营线路,打造中国西部乃至东亚地区的“双核航运枢纽中心”;其次,完善省际航线网络和国内大中城市干线网络,加快通用机场大数据平台建设,规划各类时段、航段、人群、机型在“两场一体”运营条件下的最优出行模式,把机场物联网、临空产业互联互通、客户端航运App功能开发到“智能一体化”水准,加大临空港产业智能化水平对我省高质量开放的贡献。

  从临空产业“单核单圈”产业集群模式过渡到“双核多圈一体化”产业集群模式。临空双港开放模式的建成,不能各自为战,要统筹到四川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高度进行思考。如果仅仅满足于临空双港“双核双圈”产业集群模式替代既往的“单核单圈”临空产业集群模式,那么,临空双港的产业资源集聚能力、对外开放带动能力以及临空产业互动能力将无法发挥至最佳,因为这两个临空产业经济带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和所辐射的经济区域有所不同。要将临空双核模式的驱动力发挥到极致,必须考虑产业集聚“双核多圈一体化”模式,带动四川的临空产业集群模式产生“效率变革”。

  四川的临空产业集群发展要充分把握“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的战略方向。要突出带动型产业以“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的战略方针为指导。例如,突出南向的临空产业集群重点要使相关产业“走出去”,把四川品牌、四川模式、四川特色注入到这一方向的临空产业集群设计中,把南向各重点经济区域的需求当作临空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考量,做实临空产业集群南向发展的“出口”能力;而“东向、西向、北向”的临空产业集群则应“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兼顾,填补区域发展弱项,提升产业增质强项,把临空产业集群的定位、四川开放战略的总体思路和临空港各经济区的发展现状结合起来。

  临空产业集群应有现代综合快速交通运输和高效率物流体系给予支撑。临空产业集群,兼具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对人口、物流、资源的集散要求很高,速度与效率决定其成败。因此,城际高铁、临空产业经济带的“人货分流”高速通道建设、物流集散模式的创新、进出口岸通关模式的简化,将成为我省发力临空产业集群经济的关键工作,要把发展临空产业集群同进出川大通道、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以及川内各地市州快速交通网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干支结合、网络密集的快速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体系,支撑四川的高质量对外开放。(作者系西南财大经济学院教授)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