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三河村带来的脱贫攻坚新启示
http://www.scol.com.cn(2019-2-12 8:05:1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四川昭觉县三河村,平均海拔2500米,清一色的简陋土坯房,典型的彝族聚居深度贫困村。“要培养本地人才,引导广大村民学文化、学技能,提高本领,还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2018年春节前,在三河村吉木子洛老阿妈家的火塘边,习近平总书记为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出良方。新房在建,产业在兴,风气在变,习惯在变,观念在变。火塘温暖依旧,彝寨气象一新。(2月11日《人民日报》)

  节后首个工作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来自贫困乡村的精准脱贫故事”专栏下,刊登题为《四川昭觉县三河村——产业兴旺火塘暖 文明卫生气象新》的新闻报道。无论是对于三河村的群众,还是对于那些正全力以赴脱贫攻坚的贫困群众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新春喜讯,只要我们锁定目标,持续用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脱贫攻坚。

  抓产业发展。地处大山深处的三河村,自身资源匮乏,发展基础薄弱,世居在这里的彝族群众,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成为“直过民族”。这里的脱贫攻坚任务异常艰巨繁重。正因为艰难,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才在党的十九大后把凉山作为了考察脱贫攻坚的第一站。

  发展特色产业,才能确保长期稳定致富。在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三河村干部群众开启了特色产业发展之路。从养殖西门塔尔母牛,到成立养殖合作社,从马铃薯换种,到乡村旅游,三河村的干部群众始终把产业发展当成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新房在建,产业在兴,有了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让三河村彻底改变了模样。

  抓人才培养。正如总书记所言,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要从教育抓起,必须要从娃娃的抓起。彝乡要发展,教育必须跟上,让孩子们受到更好教育,掌握人生本领。

  而学前教育曾是凉山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短板,彝区孩子学汉语晚,语言障碍导致“学业困境”,“厌学—辍学”恶性循环斩而难断。对此凉山州开启了“一村一幼”模式,目的就是要从娃娃抓起,补足教育短板,从学前教育开始培养本土人才。如今,凉山基本实现“一村一幼”全覆盖。大凉山深处,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

  抓移风易俗。正如总书记所言,要移风易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脱贫攻坚不仅仅是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关键要感恩奋进,要展现一种新的精神面貌,在努力通过发展整体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着力补齐精神层面的短板。

  从三河村的情况看,移风易俗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是村干部召集村里各家族代表,让大家反复劝说自家族人,最终建立起红白理事会,并制定了章程,对婚丧嫁娶中的花费作出限制。一方面是通过定期开展“四好”文明家庭评比,通过社会扶贫为每户购买洗衣机,引导群众从洗脸、洗手、洗衣服这样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三河村的发展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只要持续用力,只要坚定信心,明天就会更好。《人民日报》之所以聚焦三河村的脱贫攻坚,关键就在于三河村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发展致富新路子。(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