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菜地街”要治理更要“终结”
http://www.scol.com.cn(2019-1-19 9:32:3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规划道路13年未建百米“断头路”变成“菜地街”》引起了省政协委员的关注。1月14日,在今年省两会期间,九三学社的一份提案提出了《关于避免城市规划道路“烂尾”的建议》。(1月18日《四川日报》)

  一条规划道路长达13年“孕而不生”,以至于演变成“菜地街”,给城市面貌带来些许瑕疵。当下,我们除了要治理,更要反思在建设管理上存在的漏洞,通过源头治理让“菜地街”现象尽早“终结”。

  一条道路通过规划审批,就拿到了规划层面的“准生证”,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城市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通过规划审批后,道路却多年未建,就等于拿到了“准生证”,却“迟迟不生”。就拿这条“菜地街”来说,这条道路在2005年就已经规划为市政道路,待建时长达13年。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定,此类用地只能建设与道路相关的建设项目,所以导致这条道路长期处于“难产”状态。

  “难产”的道路,折射出城市规划管理水平还没有跟上现代都市的发展速度。就拿成都来说,如此大的城市,有上万条道路,道路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在温江、双流、邛崃等地,“菜地街”现象也都存在。这说明,道路全面建成投入使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从规划,到建设,中间有一个“空档期”,如何治理这样的“空档期”,不仅是一个个性问题,而是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共性难题”。

  城市管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效的管理机制是关键。政府在原有的某个机构下可增设一个相关职能,对多年规划未建道路进行全面梳理,看看有多少“烂尾路”、“断头路”,并整合规划、建设、城管、社区等多股力量,找到恰当的管理办法。对于那些规划了而因种种原因尚未进入实施阶段的“烂尾路”,可以临时性绿植,美化城市街区,这样既避免资源浪费,又防止环境污染,不失为权宜之计。

  当然,对于“菜地街”的环境治理只是“治标”,从源头上对症下药才能“治本”。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动态监察机制,因各种原因,超过一定期限没有实质推进的工程,政府要对土地进行重新评估,如需要变更土地使用性质的,要尽快进入程序,办理手续,不能让土地长时间闲置。这样,就能从源头上减少或者杜绝“菜地街”现象的发生,为城市规划建设安装一道“纠错的闸门”。

  规划道路可以“待产”,但治理的方法不能“难产”。对于长年“孕而不生”的道路,要么促使其尽快“分娩”,要么限期收回“准生证”,通过科学管控和动态治理,让城市建设不留遗憾。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