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幼年播撒慈善种子,让爱之花开满大地
http://www.scol.com.cn(2018-11-18 9:39:0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人对于白银市第六中学八年级的女生张靖涵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从五岁被父母播种下“爱”的种子后,张靖涵多次拿出自己省吃俭用的零花钱,去帮助白银周边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们。尤其是近五年来,她不但多次响应学校和网上的爱心倡议捐款,而且每年还坚持拿出1000元零花钱来资助会宁县的一名同龄困难学生,成为师生眼中助人为乐的表率。(11月17日兰州晚报)

  众所周知,如今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或独生女,在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于多数孩子来说,衣食不愁、有求必应是常态,甚至还有“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孩子。而且,现在的孩子自私的多,考虑其他人感受的少。然而,张靖涵却是个例外,虽然她仅是中学生,却能在自己无忧无虑上学、开心幸福生活的同时,还想着其他困难学生,这就显得很难得,也非常值得称道。

  从报道看,张靖涵并非出生于“富豪”家庭。这从她每年收到从100至400元的零花钱或“压岁钱”就可以得到证明。“这些钱基本上都是我的压岁钱,还有一些就是父母和亲戚、长辈平时给的零花钱。”然而,她能把这些零花钱积攒起来,去帮助贫困学生,并认为“助人是件快乐的事”,绝非她天生就有这种想法,而是父母的引导,这就更值得称道。

  据张靖涵的妈妈刘老师说,“靖涵这孩子第一次‘爱心捐赠’是在汶川大地震时,那会她只有五岁。在我们的鼓励下,她把自己三年积攒的300多元硬币都捐了出去。后来的五年时间,她先后近十次捐出自己省吃俭用储蓄的零花钱,给白银周边需要帮助的孩子送去了图书、衣物、文具等资助物品。”可见,正是家长正确引导,才使张靖涵在年幼时就有了慈善的经历,这对她日后的行善产生了深刻影响。换句话说,正是家长在她年幼时播下了慈善的种子,才会有后如今爱之花的盛开。

  而说起从小培养孩子的善心,其实做得并不尽如人意。现在的家长,差不多都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在独立思考、动手能力,乃至善心的培养方面,基本都不算用心和尽心。事实上,慈善之心的培养,家长最重要,等到了孩子都上学就可能有些晚了。平时,确实看到不少学校都在开展公益义卖、小手拉大手,或组织中小学生到养老院等地开展慈善活动。可是,那些都是有组织的活动,并非孩子个人行为。即便是参与了,也显得很被动。

  孩子的心灵本来就如同一张白纸,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写上什么就是什么。这样的话几乎人尽皆知,在培养孩子方方面面都是如此。而培养孩子从小就有善心,就如同写字一样,种下什么种子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像张靖涵的父母,早在汶川大地震孩子才5岁时,就鼓励她把自己三年积攒的300多元硬币都捐了出去。这就是在用鲜活的行动教育孩子,让孩子知道什么叫慈善。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充满了爱,孩子绝不可能从小就是冷漠之人。

  当然,在强调家庭教育的同时,把慈善文化融入教学内容,从小在孩子心中播种爱的种子,灌输爱的理念,这对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同样重要。都说孩子“3岁看小,5岁看老”。孩子的善心要从小养成,而如何正确引导,就看家教以及后来的学校教育如何了。而张靖涵多年来坚持行善,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启迪,即在其幼小的心间播撒下一颗颗慈善的种子,伴随着其一天天长大,这颗颗慈善的种子将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影响孩子一生。由此,幼年播撒慈善种子,让爱之花开满大地,孩子们势必茁壮成长,而这个社会也必将变得更和谐、更文明。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