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党员干部要像谭永生那样有担当有情怀
http://www.scol.com.cn(2018-11-3 5:50:1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只为那个梦想,我愿化作风,让格桑花铺满五彩藏乡;只为那个梦想,我愿化作路,引领藏汉同胞携手奔康……”两年前的一天凌晨4点,当谭永生离家奔赴巴塘的时候,他的心中自然而然涌出了这样一段歌词。作为双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的领队,现在谭永生已从援藏前线回到双流,但他的梦想却在巴塘落地生根。(2018-11-1华西都市报)

  成都双流是全国百强区,巴塘县是四川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谭永生是成都双流对口援藏工作队领队。在援藏期间,谭永生率领50余名援藏干部到甘孜州巴塘县帮困扶贫,建成全省首个援藏工作队正式党支部,首个援藏工作队工会委员会,积极协调实施异地搬迁,把“桃园地坞”“桃溪甲英”新村建设成为全州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异地整村搬迁项目,引进全州首个飞地工业项目等。成功引进“高原鲜”大鹏蔬菜、“318零”山泉水、蛟龙港游乐园等产业项目,发动亲朋好友捐资捐物30余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双流援藏工作队两年募集捐资1000余万元。

  作为援藏干部,谭永生对藏区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在他的眼里都弥足珍贵, 谭永生与藏区人民有一种深厚情谊,这里的人民都是他至高无尚的亲人。在笔者看来,作为党员干部要像谭永生那样有担当有情怀。担当是一份责任,是一股意念,是心中无时无刻装着人民的的一种情怀。心有担当,才能迎难而上,立于大危之境而不崩塌。谭永生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党员干部。看完谭永生的援藏报道,笔者深感谭永生一个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人。

  说了就干,干就干出样子来。2016年8月14日,谭永生背起行李,带着家人的不舍,毅然踏出了家门来到了巴塘。来到巴塘后,谭永生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看完了上届工作队实施的10多个项目和等待续建的项目,在脑海中早已勾画出新一轮五年援藏规划,成立临时党支部和工会委员会,编制完成五年援建规划和一年实施方案,启动建设同心幼儿园、甲英乡标准化卫生院、坝伙村级活动室等项目,谭永生说干就干,心里只为一个的梦想——“让格桑花铺满五彩藏乡、让藏汉同胞携手奔小康”。

  毫无疑问,谭永生是新时代脱贫攻坚榜样,他在藏区干部群众中留下了深深印象,用甲英乡党委书记陈幺妹的话说:“我们很感谢谭队长,他是我们的好领导,也是我一个好弟弟。没有他,我们哪里来这样的新房子、宽敞路”。不仅如此,双流援建工作队也这样评价谭永生:“谭领队脚上装了风火轮,走得很快,一般人撵不上;做事节奏更快,把我们累得够呛”。

  正是这样,在两年的援藏时间里,谭永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炼就了党员干部的担当和情怀,为党员干部植入使命意识和担当情怀。在援藏前,谭永生就告诉自己:要努力做身上有光的人,这个光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情怀、一种担当。在谭永生看来,不到最艰苦的藏区去历练,就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大写的人。正因如此,经过谭永生援藏队和藏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巴塘县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打造为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医疗救治人数翻了三番,越来越多的产业聚集到这里。在笔者看来,巴塘的变化彰显了谭永生等援藏干部的担当和情怀,藏区脱贫攻坚需要越来越多像谭永生这样的“风火轮干部”。

  援藏没有终点。作为双流第四批援藏工作队的领队,谭永生已把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任双流援藏队伍。作为新一任双流援藏队伍要坚守初心,忧心村民,用担当和情怀高质量做好援藏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参与进来,帮助藏区脱贫攻坚,让格桑花铺满五彩藏乡,引领藏汉同胞携手奔康。

  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重大、任命光荣,作为党员干部要像谭永生那样有担当有情怀,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当亲人,时刻不忘“为了谁”,这样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把我们当亲人,我们也才能更好地履行使命、做一个发光的人,推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