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以周贤富担当精神激励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http://www.scol.com.cn(2018-11-1 14:50:4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林霜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周贤富,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荍坝乡双河村村民,首届“四川脱贫榜样”获得者。一场意外让周贤富失去左腿,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克服重重困难,练就务农“绝技”。 (2018年11月01日四川日报)

  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荍坝乡双河村村民周贤富是脱贫攻坚的典型,更是脱贫攻坚的榜样。23年前,一场意外让周贤富失去左腿。那时,大儿子7岁,小儿子2岁,每天看着妻子忙里忙外,周贤富心痛不已,逼迫自己不断增强右腿脚力,“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哪怕没了一条腿,我也要拄着拐杖走山路干农活。”

  看完单腿周贤富拄着拐杖走上致富路的故事,笔者深感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也不能倒下,阳光总在风雨后,应该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失腿不失智,周贤富脱贫攻坚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摸爬滚打、上山砍柴、下田插秧、茶园栽种,周贤富这个失腿贫困户并不向命运低头,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支撑着他的家,从贫困户变成产业发展的领头人。

  在笔者看来,周贤富身残志坚的脱贫故事是感动更是力量,激励着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像周贤富这样的人并不是他一人,无论是在脱贫路上,还是灾后重建中都有很多像周贤富这样的人,自力更生,勤劳肯干,不等不靠,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记得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四川省青川县枣树村的村民在新建住房墙壁上张贴有这样两幅标语“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事实上,这是同周贤富一样的自力更生、勤劳肯干、不等不靠的担当精神的集中体现。

  遇到困难,总是不靠不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周贤富就是这样的人。报道称,茶叶是荍坝乡的支柱产业。周贤富夫妇商量后,决定种茶增收。然而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的茶秧至少死了三分之一。为了摸索其中窍门,除向人请教外,周贤富夫妇经常步行到10公里外的茶叶村,拾被人扔掉的茶苗回来试种。周贤富用他自己的勤劳和善良展现着新时代农民的淳朴和厚道,与那些争相当贫困户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何况是我们有手有脚的人。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要我们大力发扬自力更生,勤劳肯干,不等不靠精神,就一定克服一切困难,干出一番事业。可以说,周贤富的脱贫故事对我们来说是感动更是力量。凡是认识周贤富的人都会对他连连称赞“从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来,周贤富不仅撑起整个家,成功摘掉“穷帽子”,还成了村里主动脱贫的领路人。用周贤富的话说:没有路就自己走出来。

  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特别需要发扬周贤富那种自力更生、勤劳肯干、不等不靠的担当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扶贫扶智相结合,切实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此,作为新时代的四川儿女特别需要有周贤富身上具备的那种自力更生、勤劳肯干、不等不靠的担当精神,敢作敢为敢担当,真抓抓干抓落实,以周贤富担当精神激励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