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打通南向大通道 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
http://www.scol.com.cn(2018-8-6 8:52:2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四川开放,“突出南向”。向南,主要目标区域是粤港澳大湾区、东盟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川企走向这些区域的情况如何?发展得好不好?这些区域的企业走进四川,又是怎样一番景象?为了准确掌握这些基础情况,给南向开放的各参与方提供参考信息,本报联合省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川报全媒体集群大数据工作室,采用调查问卷+分析大数据的方式,对10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抓取14万家公司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勾勒出一幅四川南向“引进来”“走出去”开放全景图。(2018年08月06日四川日报)

  四川是内陆省份,也是经济大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四川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强调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努力走在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前列。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坚定把“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作为四川融入全球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之举强力推进,这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打造立体全面开放格局”要求的重大举措,也是对接先进生产力、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的现实需要。

  所谓“四向拓展”就是要突出南向,重点对接国家中新合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深化与南亚、东南亚等合作。提升东向,重点依托长江经济带,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中原经济区、华中经济区合作。深化西向,重点释放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空中丝绸之路”等泛欧泛亚通道能力,推进对欧高端合作。扩大北向,重点服务国家外交战略,主动参与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同时,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合作,深化与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省份的全面合作。

  在笔者看来,以成都为起点打通向南、向东、向西、向北的相关通道的“四向拓展”的开放全景图犹如一图军事战略部署图,部局合理,方向明确,必将引领四川与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形成互动关系,形成西部国际门户枢纽的战略支撑,让四川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而此次由四川日报联合省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川报全媒体集群大数据工作室,开展的问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更加透彻地分析了四川向南开放的战略部署。事实上,突出南向就是要主动与国家中新合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深化与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全方位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对此,要落实好南向开放战略,就必须明确南向“走出去”主要去哪儿?南向“走出去”是为了什么?南向“走出去”主要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客观分析四川在全域开放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客观正视川企南向“走出去”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弄清楚川企南向“走出去”政府该怎么帮忙?所有这些都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大数据分析予以解决。

  向南!向南!突出南向是四川新方向,是开放新格局。四川是内陆省份,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要推动南向开放合作,必须坚持交通先行。为此,四川要强化设施互联互通,扩大南向区域协同合作,把打通大动脉的着力点放在了高速铁路上,加快成南达高铁、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建设,加快畅通南向大通道,打通衔接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北大动脉,打通通往北部湾最近出海货运通道,这样才能促进西南、西北等内陆地区与广西、云南等沿海沿边省份协同开放,才能推动四川更加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国家开放战略格局。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客观正视川企南向“走出去”面临的物流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信息掌握不足等问题和挑战。报道称,从问卷调查显示,在有意愿或已南向“走出去”的企业中,超过9成表示遭遇了现实困难和问题,其中,物流、融资、信息排在所选问题的前三位,均有超过30%的企业选择。

  突出南向,走向南向,四川加快推进南向开放合作的理念始终是坚定的。只有打通南向大通道,积极“走出去”开展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投资促进活动,才能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