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文物须活起来亮出来走出去
http://www.scol.com.cn(2018-7-24 13:32: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贾合祥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18年开年至今,已经有来自四川的“张大千艺术展”“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三场大展亮相国博,它们携带着古蜀文明的基因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而这也正成为四川文博发展的一大亮点。(2018-07-24华西都市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古老巴蜀,历史蕴厚,鼎分三国,文物菁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秘、诡异的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像,金沙遗址出土的熠熠璀璨的金器、玉器,蕴含着千年烟云的竹瓦街窖藏青铜礼器,代表着古蜀王者之气的新都马家木椁墓出土的青铜器……一件件古蜀遗珍,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华夏文明多元一体的成长历程,见证着巴蜀这块古老土地的神奇,也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令人感慨,巴蜀自古英雄多,更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什么是悠久历史,什么是古老文化?无疑,文物就是活着的历史,或说历史文化的载体,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鲜活的历史故事,这也当是文物所具有的意义所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从未断过流,千古悠悠,今天的我们,乃至我们的子孙,如何才知道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辉煌?当然,我们有史料记载,有历史教育,但一切皆不如历史文物,可让人穿越时空的隧道,回溯千古,可直接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文物之意义不一般,但如果让每件文物都躺卧博物馆,与世隔绝,也就无异于一尊历史的“僵尸”。所以,这些年来,央视《国家宝藏》《国宝档案》《鉴宝》栏目,还有各地一些关于文物的修缮、保护、宣传等活动,备受公众青睐,更欣喜的是,现在很多大小城市都纷纷修建起了当地的博物馆,从北京故宫博物馆到各地博物馆,也更具开放性,成为人们悠闲、学习的好去处,由此,更感受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与伟大,增添了一份作为炎黄子孙的荣誉感、骄傲感和历史责任感。

  今年以来四川文物频频亮相国博,让全国很多观众大开眼界,大饱眼福,也对巴蜀历史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据悉,包括来自三星堆、金沙、川博等川内重要博物馆的120件古蜀文物,还将于今年12月初,以“神与人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展”为名,在意大利拉开为期一年的巡展大幕,实属鼓舞人心,值得期待。

  活跃的四川文物活动,对各地都当是启示:文物决不能躺在博物馆里“睡大觉”,作为珍贵的历史宝藏,必须让它活起来、亮出来,更要走去,走遍华夏,走向世界,这才是对民族历史的最好继承与弘扬,才能让天下共识中华,我们伟大的民族历史接续发展、不断辉煌,让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更美好。 (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