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小学毕业每人“出书”,特别礼物受益终生
http://www.scol.com.cn(2018-5-30 8:10:29)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毕业季意味着啥?相信不少人和钱报记者一样,想到的是花样百出的毕业照,还有写不完的毕业纪念册。不过,现在的小朋友们已经不这么玩了。在长江实验小学,有一群六年级小学生每人出了一本书,并把这本“毕业文集”送给语文老师黄剑磊,作为临别礼物。假如你翻开仔细读,还会发现每本文集目录里有“自序”、“记叙文”、“诗歌”等章节,丝毫不亚于市面上卖的作文集。(5月29日《钱江晚报》)

  首先向“出书”的发起人、语文老师黄剑磊表达敬意!如果不是黄老师的“创新”,就不会有这个小学毕业班每个人都“出书”被赞美的结局。对小学生来说,毕业,既是一个庄重时刻,又是一个重新开始,也是更加健康成长的起点。如果还是重复那些花样不翻新的毕业留言,或是简单乏味的拍照留念,就显得毫无新意。而杭州这所小学毕业班35个孩子每人出了本书,送给班主任作为毕业礼,就不禁令人眼前一亮。

  当然,孩子们出的“书”,并非正规出版社出版的那种“书”,而是按照黄老师的要求,孩子们把自己上小学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写过的作文,每人挑选两篇编成文集。而每年制作一本班级作文选已成常态,今年继续沿袭传统,只不过扩大了范围而已。让每个学生都能出一本自己的“书”作为毕业礼,不仅可以为自己交上一份小学时光的“成绩单”,还可以送给其他同学或老师留念,如此“创举”值得点赞。因为这些“书”,都凝聚着孩子们的真实情感乃至心血,是一份份值得师生收藏的毕业礼。

  小学毕业生大都在12岁左右,正是花一样的年龄,也是想象力乃至创造力最为丰富的一个阶段,只要给孩子们留有空间,他(她)们就将描绘出缤纷的画卷。如报道中提到的毕业文集,都是孩子们五到六年级的优秀作文,也是他们最美好的童年回忆。其中一篇名为《定风波·夏雨》的词这样写道:“皆听林间打叶声,同视浓云蔽日时。银雨连珠坠吾身,微痛,大如瓢泼又似倾。雾气满天千里白,遮眼,一时烟雨展朦胧。长风萧萧卷衣襟,略冷,赐此风吹过雨亦停。”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恐怕无法猜出这些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于小学生之手。

  而孩子们之所以有如此稚嫩,却也充满真情且颇有几分古诗词韵味的作品,就在于有一个细心、用心、专心的黄老师。黄老师平时就不停地为孩子们打好写作基础。黄老师还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设计那些“书”,仅是给予一些必要的指导。而她平时就已经教过学生们如何写自序、怎样编排目录、如何将文章分类等小细节。这就为孩子们这次的“出书”做了必要的铺垫。她在教学中,不是让孩子们为了写而写,在之前的作文课上,她要求孩子们学写作文,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或应试,而是“我笔写我心”。

  黄老师看到学生起的书名很奇妙,甚至“惊艳”了她,可这正是她平时为孩子们夯实的基础吗?那些在她看来的文艺版、童话版还、影视版等,就是她结合实际,靠创新教学结出的硕果。那不仅是孩子们展示才华的毕业文集,也是孩子们送给黄老师的最好“毕业礼”。看到这些,禁不住为孩子们的作品而高兴,为黄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教学而欣慰。

  看看黄老师收获的成果就会知晓,那是敬职敬业后的何种畅快?在她的启发下,孩子们的“书”都靠自己完成,无论是从主题风格的选择,还是内页排版等都是孩子们自己敲定,使其组织能力、动手和实践能力,都获得了培养,还借此锻炼了耐心和创造力,可谓收获颇丰。由此,小学毕业每人“出书”,特别礼物受益终生。希望黄老师的创新之举,能启发更多的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都取得与众不同的成绩。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