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文化教育 >> 正文
“不知为何而学”戳中教育痛点
http://www.scol.com.cn(2018-4-12 8:01: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刘天放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4月7日,辽宁沈阳一学校的初中学生小鹏(化名)给父母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了,他在信中写到“纵儿不知您对儿的期盼有多高,儿也想学好,让您二老脸上有光,但儿盲目的人生……不知为何而学。”好在众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第二天孩子就找到了。小鹏的妈妈表示,“平时并没感觉给孩子太大压力,只是劝他好好学习,哪怕是将来打工,有文化也比没文化强。”(4月11日《辽沈晚报》)

  小孩子因为赌气离家出走之类的新闻可谓常见,已经无法吸引公众多少注意力了。这类消息平时都被当成孩子厌学“不懂事”,或是由于“家长教育不当”而一笔带过,甚至轻描淡写。而这次不同了,初中生小鹏离家出走的原因是“不知为何而学”,这一声呐喊不仅道出了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目的困惑,也给家长和所有教育工作者一个警示:在“为何而学”上,再也不能空泛而谈了,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

  事实上,要问孩子们“为何而学”,我们能给出一大堆理由。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诸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学”等。而往小的方面说,如不少家长经常拿“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没文化追悔莫及”等来说明学习的至关重要性。上述这些说法无疑都很正确,只是,如何让孩子们在小小年纪就能领悟到其正确性,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对此,首先必须强调孩子学习的兴趣,发现其特长并因材施教。

  如今的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能全怨家长,现实问题不是一句不当“狼爸虎妈”就能解决。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功利性永远存在,教育的“功利观”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包括家长在内的所有人的脑海里。一边是选拔机制的“残酷”,而另一边又不承认教育的功利性,这就不符合客观实际。然而,如何让孩子有学习动力,为何而学,才是更不好把握的方面。既然如此,就一定要对此重视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知晓。

  既然“为何而学”是难点,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应对。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孩子在现有的安逸、舒适、富足中去想象不好好学习造成的将来后果,恐怕是“鸡对鸭说”。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认识到上重点大学的重要性,哪个孩子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倒不如针对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其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哪怕暂时为了某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目的而孩子愿意接受,都不妨去尝试。

  如果孩子的认知能力没有预想的程度,缺乏足够的感受性,就不会有学习动力可言。因此,就目前来看,对中小学生来说,只有培养兴趣、发挥其特长,在这些容易“被攻破”的地方入手,才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学习的主动性。而任何脱离实际的机械说教,都将使孩子感到更加迷茫。孩子还小,不可能像成人那样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而“为何而学”,目前看就是为了兴趣、爱好而学足以,等孩子逐渐长大,就一定会明白更多“为何为学”的道理,这些道理到时候便是“无师自通”。

  可见,“不知为何而学”戳中教育痛点。不禁想起了丰子恺先生的教育系列漫画 “程度不一样,都在一条线”。无论能力如何,一律强制划分年级,导致有的孩子踮着脚尖够不到,有的却空有才能无法发挥……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他的话至今听来都振聋发聩!同时证明,在力图破解“为何而学”这一难题上,还要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不断改进。孩子不知“为何而学”并不可怕,怕的是家长和老师不知如何应对。由此,希望家长和老师都少一些“似爱之虐”多一些“似虐之爱”,以使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