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民俗文化闹新春让四川春节年味浓
http://www.scol.com.cn(2018-2-18 7:54:4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琼会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正月初一,苗乡兴文年味别样浓。当天一早,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永寿社区村张仲良吃过早饭,就开始准备着去参加村里筹办的踩山节,“有十几个节目呢,都是我们村民自己演的!”(2018年02月17日四川日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利用春节举办各种文化演出活动,是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这在四川乃至全国各地早已盛行。看表演、吃小吃、赏“非遗” 、逛庙会、赶大集、打年鱼……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不仅让年味更浓,也将传统文化播撒到更多人心里。

  在今年正月初一当天,四川各地围绕春节主题纷纷举办了各类传统民俗节庆活动,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四川年味。比如,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永寿社区村筹办踩山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仿古祭祀品味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阆中市桥楼乡落阳村举行祭拜“春节老人”落下闳仪式。不仅如此,在今年春节前(2月8日)雅安市荥经县荥经县新添乡还举行了“长街宴”延续传统民俗文化……,可以说这些活动都是四川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坚定文化兴川,使各地欢度春节的气氛越来越浓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此笔者认为,四川举办民俗文化闹新春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四川特有的民俗文化内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让年味浓起来、百姓乐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报道称,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永寿社区村地处乌蒙山片区,今年该村苗乡群众自办踩山节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文艺表演展示永寿新貌,反映生活变化,共同庆祝新年,推动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调研时的讲话精神落地落实。

  正如永寿社区村第一书记邵升所言,通过举办苗族踩山节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进团结,激发干劲,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发展种养业和乡村旅游,让群众富起来,将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调研时强调的“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在永寿村落地落实。

  近些年来,永寿社区村特别重视文化建设,全村新建64户住房,其中易地扶贫搬迁16户,目前已全部入住。搬进新房的群众不仅生活条件得以改善,闲时还能在党群活动中心读书看报、锻炼身体、收看电视。在笔者看来,永寿社区村文化活动载体新颖别致、内容丰富多彩,春节期间举办的踩山节活动既是四川特有民俗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10多个“接地气”的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表达苗乡群众对为党和政府感恩之情,较好地满足了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助推乡村振兴,对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起着积极助推作用。

  我们都知道,四川巴蜀文化丰富,民俗活动精彩,环境优美,物产富饶而享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笔者建议,全省各地要抓住新春走基层的有利时机,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大力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广泛开展文化“走基层”和“三下乡”活动,把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百姓心上,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书写新时代“文化兴川”的答卷,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营造浓浓的四川春节年味。

  总的来说,在今年春节假期,四川各地都备上了精彩纷呈的年味大餐,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特色文化让人目不暇接,在喜庆热闹中透露着浓浓的年味儿,为老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有力地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