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脱贫攻坚的艺术升华
http://www.scol.com.cn(2017-11-8 7:41:0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宗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11月6日,北京,伴随着原生态的彝族歌曲和口弦表演,《索玛花开》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新闻发布会举行。当晚,《索玛花开》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这是国内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现实主义农村题材电视剧。(11月7日《四川日报》)

  脱贫攻坚本来就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正能量,经过艺术升华之后,就更加感人肺腑。《索玛花开》正是以真实的事例、鲜活的人物、充沛的情感,展现四川脱贫工作中党员干部的典型事迹和可贵品质,富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堪称一部为时代放歌、为脱贫立传、为楷模礼赞的精品力作。

  为时代放歌。任何一部艺术作品,只有与时代同行,与党和国家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当一部充满正能量的艺术作品融入时代洪流,便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旋律响彻神州大地,当脱贫攻坚的号角再一次吹响,《索玛花开》恰好与之同频共振,必然有较高的关注度。可以说,《索玛花开》出现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是用艺术回报时代、回报人民的杰作。它踏准时代节拍,发出时代强音,在题材选择与立意上,聚焦了脱贫攻坚的时代热点,顺应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旋律,是国家战略层面脱贫攻坚的影像化展现,是反映人民心声、烛照时代精神的杰作。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索玛花开》的播出,不光是对大小凉山,而且对全国的扶贫工作、特别是在一线工作的同志,都具有极大的鼓舞、励志、感召意义。

  为脱贫立传。作为一部“四川造”的剧作,能够登上央视一套,而且还是“黄金时段”,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和褒奖,而这种肯定和褒奖并非在于作品本身,而是在于作品背后反映的四川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众所周知,四川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其进展和成效,一直备受党和国家关注,而多年来四川不辱使命,砥砺前行,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可。而此次《索玛花开》的播出,正是以艺术的形式讴歌四川脱贫攻坚,用优秀的作品展现一线先锋形象。作品无不体现了我省扶贫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扶贫情怀;无不展现了他们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从主题内容上来看,格调高昂,立意深远,满满的全是正能量。而从《央视一套》的政治导向和“黄金时段”的传播意义看,《索玛花开》可谓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代表作”,其导向性、典型性、引领性不言而喻。

  为楷模礼赞。“索玛花”生长在四川彝区高山上,象征美丽与善良、坚忍与质朴,而这部作品正是塑造了扶贫干部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先锋形象和可贵品质,是对扶贫楷模的精神礼赞。剧里塑造的一些人物,用践行诠释了忠诚和担当,树立了党的扶贫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敢于担当、忠诚奉献的良好形象,展现出扶贫工作的艰辛与喜悦、牺牲与价值,艺术地再现了脱贫攻坚大决战的时代画卷,反映了在凉山彝族深度贫困地区的基层扶贫干部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彰显了当代共产党人无私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一部政治性、艺术性和生活性俱佳的主旋律作品。可以说,《索玛花开》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一个重要原因是展现了主人公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精神品质,从这些典型的扶贫工作者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义无反顾的执着与坚守,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心系百姓、扎根基层、往我付出、乐于奉献的崇高价值追求。

  用奉献抒写的忠诚,必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索玛花开》中的主人公,正是扶贫先锋、平民英雄,作品传递出的正能量,必将产生巨大的感召力,也必将把更多的“艺术养分”植入脱贫攻坚的“精神土壤”。(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