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改革·印记】从“蜀道出川”看川蜀巨变
http://www.scol.com.cn(2017-10-16 7:32:5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冷热猫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任何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都镌刻着数不尽的诗情画意,比如成都。

  北出成都有很多桥,给我影响最深的当属五丁桥和驷马桥。相传清道光年间,成都一举人北上进京赶考,途经五丁桥,立志要成就像司马相如一般的人物。

  结果却因山高水险,路途遥远,耽误了考试的日子,举人从京城回来,再过五丁桥,听护城河水潺潺,不禁感慨万千:此城既有欢喜街何不赐我“欢喜果”,此地既有升仙名何不赐我“升仙能”。

  后来不知为何,举人慢慢变得神智不清,嘴里常常念叨,此地即升仙,飞往帝王城,定当作良相。这是我在成都喝大碗茶时,听摆龙门阵的师傅说的。

  摆龙门阵的师傅说,蜀道难能让人发疯,蜀道难能让人相思成疾。在原成都军区大院内有一个并不大的土丘,土丘上有一个亭子,老成都人都知道这个土丘名叫武担山。

  地方志里记载说,西蜀王妃原是武都人,千里迢迢嫁到成都,后因思乡成疾,郁郁离世。五丁开山之时,西蜀王令五丁力士从武都担土回成都,为爱妃建造了这座名曰“武担山”的墓冢。

  刚到成都,参观武侯祠,导游顺便介绍了关于武担山的情况,众人被西蜀王对爱妃的感情所打动,同时感叹,古蜀道那是该有多难走,活生生要了人的命。

  放在今日,绝对不会有人相信距离能使人相思成疾,也绝不会有人相信武担山虽不高大,却是靠人力从千里之外,花费数年时间,一旦一旦担出来的。

  如今出川的道路已经四通八达,成都业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成都到北京、到上海、到广州,朝发夕至……成都到西安的高铁也即将通车,若是蜀王妃搁在今日,回娘家那就是一抬腿的事儿,蜀道不再难!

  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永远只定格在诗词之中,是蜀人数千年来魂牵梦绕的梦想,千年之前,蜀王为了打通通往中原的路,带领人民历经无数磨难,于悬崖峭壁之上凿出羊肠小道,后又经千余年之变,蜀道依旧难于上青天。

  且不说那翻越秦岭天堑,就说眼前的五丁桥,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还是一座铁索连横的吊桥,人们出行极为不便。世纪交替之际,成都扩建,晃晃颤颤的五丁桥改建成为钢筋混泥土结构的现代化大桥,通行能力显著提高。

  今日,再站在五丁桥上,映着夕阳余辉,许多成都人把它当成追寻记忆的地方,它告诉人们,世界在变,生活在变,身边的一切都在变……

  从成都到波兰,万里之遥,过去,成都与欧洲之间的货物贸易往来只能通过海路或者空运,成本昂贵,2013年4月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正式开通,蓉欧货物贸易运输困局被打破。

  真可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天下之势唯变不败”。入川九年,我感叹成都变化之快、变化之大,人们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灵活多样的出行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诸多便捷。

  记得刚到成都时,朋友相邀去龙泉看桃花,那时候正值桃花盛开的时候,市内通往龙泉的公交车上,每每都万分拥挤,好不容易七转八转,挺过拥挤颠簸到了龙泉,还哪有心思和精力看桃花,只剩下呕吐呕吐,地上摊到无数。

  而今好了,成都的地铁线路已经形成网络,坐地铁便可直达龙泉,轻轻松松享受那良辰美景。与此同时,我们注意到10月初,通往机场的地铁10号线也已通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成都地铁会为人们提供更好服务。

  这就是“行”的变化,它虽然排在衣食住行之末,但它是人们致富奔小康的见证,以前常听人们说“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才能八方亨通。

  所以路是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它既承载着改革发展希望,又镌刻着改革发展印记。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