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少一些“仪式”,多一些“实在”
http://www.scol.com.cn(2017-5-3 15:01:3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李丁乔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记得,中央“八项规定”刚出台之初,很多地方政府在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时,都对活动的启动仪式精简了不少,或者干脆省略,直接进入“主题”。没有了各种仪式,一则省掉了其中不必要的繁琐工作,再则可以让主办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业”上,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但是,近年来,一些干部在举办活动时,对各种“仪式”的热衷有了回潮之势,大到国际化的交流会、论坛、学习等,小到给一线劳动者送清凉、送温暖等。笔者认为,活动是否有启动仪式的必要性,主要看活动的对象。如果是涉及到地方形象宣传的“形象事儿”,那么还是有这个必要的;如果只是针对老百姓的惠民工作,那么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现实中,我们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种启动仪式,往往台上站着的都是领导干部,台下坐着的都是普通干部,抑或活动利益的受益方,群众代表。启动仪式,无非是领导一番长篇累牍的念稿后,接着是象征活动正式开启的“路演”。台上领导倒是有种居高临下的“官架子”,台下的群众代表呢?不免要为这种“套路式”的启动仪式感到枯燥乏味。

  在很多老百姓眼中,形式都是可以忽略的,关键是把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项目落到实处。不管台子搭得再漂亮,领导讲话多嘹亮,群众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而有的活动,启动仪式搞得轰轰烈烈,唯恐天下不知,但是在推进过程中,要么变样走样、软执行,要么断断续续、销声匿迹,好比只是在墙上给老百姓画了一个饼。

  实际上,启动仪式也是一门比较讲究的工作,既要给领导干部准备讲话稿,为领导提供各种服务,又要设计背景、幕布、台子等,这其中定然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逻辑,为了给群众带去实惠,必须先花去一部分“面子钱”。虽然,仪式费用不是从惠民项目中列支的,但是这笔花销如果能够用在民生项目上,那岂不是更好?

  在工作上,我们一些领导干部总是容易混淆“必须花”的和“不该花”的钱,为了体现自己工作的成绩,把“不该花”的钱视作“必须花”的钱。长此以往,机关工作就成了“不讲成本”的“特殊工作”,而领导也会长期沉醉于“昭告天下”式的的错位政绩观,必然滋生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

  为官从政,少一些“仪式”,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节约开支;多一些“实在”,不仅能改进工作作风,还能换取更多民心支持。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