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悬崖村扶贫“险”中求“胜”
http://www.scol.com.cn(2017-5-11 7:40:35)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宗辉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短短一年间,“悬崖村”变化巨大。2000多阶钢梯取代了破旧的藤梯,3亿旅游产业投资落地签约,3个助农取款金融服务点上下呼应,村民们从“满山找信号”到“家家有光纤”,地里的农作物都新添了高经济价值的油橄榄和三七……(5月10日四川在线)

  险,是悬崖村的痛点,也是扶贫的难点。但是如果辩证的看,险,也是发展旅游的一个卖点,因为探险正是时下兴起的旅游热潮。由此而言,悬崖村发展旅游扶贫正是运用辩证思维,变“劣势”为“优势”,堪称是“险”中求“胜”的旅游扶贫范例。

  悬崖村是人类在险恶环境里生存的“活化石”,也是令人心酸的“痛点”。过去,曾经进出村都需要徒手攀爬落差近千米、几乎直上直下的藤梯,险象环生,令人揪心。如今,这个曾令亿万人牵挂的小山村,不仅修好了坚固的钢梯,而且引进了旅游企业,准备打造彝族民俗景区。现在,“悬崖村”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探险者络绎不绝,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还引来了投资者。这一切,都是因为把“险”这一短处,变成发展旅游的长处,从事实现了“化危为机”、“扬长避短”,是精准扶贫的成功个案。

  事物往往是一体两面的,运用好辩证思维,就会有不同的视野和思路。可喜的是,决策者对悬崖村扶贫有着辩证的认识:险峻的地势,恰恰是难得的旅游资源;云端的彝寨,恰恰是令人向往的地方。正因如此,凉山以“云端上的彝寨”、“天梯精神”等为主题,依托古里大峡谷这一世界性旅游资源,做好高差险峻的文章,彰显彝区人民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挖农耕世外桃源文化和老彝区文化,打造悬崖观景平台、悬崖栈道、高端悬崖酒店、民俗旅游村落以及索桥、溜索、飞拉达等山地特种旅游项目。可以说,探险和猎奇,让悬崖村“转身”一变,由“贫困村”成为“旅游村”。

  当扶贫搭上旅游“快车”,变化就会很快显现。从简易而危险的藤梯变为坚固的“钢管天梯”,从手机通话时断时续到4G移动信号全覆盖,从单一农耕到种养殖业逐渐兴起,从鲜为人知的偏远山村到大型旅游集团进驻……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四川凉山“悬崖村”正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目前,“悬崖村”百姓的出行、通讯、就业等重大问题迅速得到改善,第一家农家乐开业了,将采取村集体经济部分入股的形式,不仅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还将带动村民的养殖业和蔬菜种植,让大家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打造旅游扶贫典型有效的“悬崖村版本”,需要多方出力,共同推动。除了政府部门外,企业也积极参与,昭觉县就与成都天友旅游集团签订了旅游开发协议,拟投资3亿元打造“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未来的“悬崖村”,将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为一体的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当然,旅游开发要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注重老百姓致富增收模式与企业盈利模式的充分融合,促进贫困群众获得旅游收益“可持续化”。同时,做好民宿改造,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学习户外攀岩特种技术,让村民增收渠道与旅游产业“对上缝”。

  悬崖村是旅游扶贫攻坚一个具有标本意义的切口。我们相信:通过“险”中求“胜”,必将实现从“痛心”悬崖村到“舒心”幸福村的转变。(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