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网聚蜀语 >> 正文
“奇葩证明”源于“奇葩理念”
http://www.scol.com.cn(2017-4-25 14:32:4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季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今年以来,成都市大力开展村(社区)证明事项清理规范工作,共梳理出313项证明事项,依法取消了298项不合法、不合理以及为规避部门责任而要求群众提供的证明材料。除了婚育证明、经济困难证明、亲属证明等15个必要事项外,95%以上的证明都被取消。(中国新闻网,4月25日)

  “奇葩证明”之所以有其生存的空间,究其重要根源还在于一些单位、一些干部为了推卸责任,奇葩的服务理念和畸形的工作观念在作祟。有了这一纸证明,万一工作出了什么纰漏,总有这些证明当挡箭牌,一切责任可以一推了之。

  日前,李克强总理专门就此事作出批示:“在砍掉各类不必要的证明、为企业和群众减负方面,各地都要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显然,中央对“奇葩证明”的态度是明确的,手段是强硬的,如何将这些指示在具体工作中落地落实,恐怕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干部都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该减的减,该删的删,切实减少群众办事的负担。

  正所谓知易行难,叫停各类“奇葩证明”,绝非一时之功、一人之力。一方面,要认真区分哪些是“奇葩证明”,哪些是“有用证明”,真正做到去伪纯真,恐怕相关的服务部门或者窗口岗位,要来一次大检查。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加大配合和协调的力度,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脚,让资源共享为各项证明减负。这样原本是一些必要的证明,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也可以简化和省去。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果是一门心思地想把工作干好,想把群众服务好,作为干部而言,最重要的是端正态度、站稳脚步,保持一颗红心、坚定一颗初心,想尽一切办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如果为民服务的“官”念没有纠正,奇葩的服务理念没有铲除,即便去除再多的“奇葩证明”都不一定会让百姓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弄不好还会有“按下葫芦起了瓢”的现象发生。

  所以,对于“奇葩证明”应标本兼治,既要去除没有必要的证明,又要叫停扭曲了的服务理念,擦亮干部的公职身份和公职岗位。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