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经济生活 >> 正文
第三方购票网站需解决“合法身份”问题
http://www.scol.com.cn(2016-10-9 7:39:1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陆玄同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市民赵女士上个月从去哪儿网上订购了一张火车票,并通过快递在出发前拿到了纸质车票,不料旅行途中忘记携带,赵女士本想通过站台进行挂失补办,但火车站工作人员却查不到她的购票信息。最终,赵女士只得选择先上车,之后进行了补票。对此,去哪儿网称这是由于铁路系统有延迟导致的,并承诺为旅客退票。而铁道部12306工作人员否认了去哪儿网的说法,并提示市民选择官方途径购票。(10月7日《北京晨报》)

  在火车票购票网站这个“大卖场”里,经营主体本是铁路总公司官方网站或代理商。然而随着购票市场的红利显现,第三方购票网站按耐不住逐利欲望,以极具诱惑的所谓“快捷、方便”等营销方式误导消费者到非官方网站购票。

  当然,不能说第三方购票网站都存在欺骗性行为,但有利益的地方必然产生纷争或者欺骗。况且在现行的法律法规里,对购票网站以及网络代理商的监管几乎是空白,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这就必然导致这个“大卖场”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其实,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三方购票网站一旦遭遇对自身不利的事件,着急转嫁责任,用“无知无畏”的天真使铁路无端“躺枪”。显然在没有相关法律约束下,他们的姿势很随意,也很嚣张。对于赵女士的遭遇,他们除了机械的退票补差价,以及说一些诸如“铁路系统延迟”等荒谬无逻辑的外行话外,没有拿出该有服务姿态。

  第三方购票网站的生存逻辑应该是建立在优质服务和便利基础上的收益,而谋利的同时不能将该担的责任忘在一边。去哪儿网此次的踢皮球行为,逼真的勾画了一个“光脚不怕穿鞋”的泼皮无赖形象。没有监管,没有责任,高于官方网站很多的票价,这种任性消费的是大众信任,也为相关法律的建立吹响号角。

  换句话说,第三方购票网站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决定了其市场诚信度。因此,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他们就相当于没有“合法身份”,其行为无异于“裸奔”,那么消费者的权益该如何保证?

  况且从赵女士的所付票款来看,去哪儿网收取费用高出官网票价40元,这样的收费是有相关依据还是漫天要价?其卖给赵女士的车票为何在铁路官方系统显示该座位未卖出?那么这张火车票是否涉嫌造假,还需监管部门释义。

  节假日出行,尤其是在国庆、春节期间,人们很容易产生“购票焦虑”,直接影响就是其在购票网站选择上容易变得盲目。虽然在购票高峰期,抢票软件能够表现出些许优势,但是民众所祈求的便利是与风险相互依存的,相对来说风险可能更大一些,毕竟一旦注册第三方网站进行购票,个人信息安全无从保障。

  去哪儿网的购票事件告诉人们,随着第三方购票网站越来越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迟迟未配套,这种尴尬的鸿沟使得本来是方便乘客的工具,却屡屡成为“出行麻烦”的制造者。

  同时提醒购票者,在当前缺乏监管保障的情况下,尽可能到铁路官方网站购票。不要被盲目的勇气所携裹,最终上演出购票囧途的“荒诞”经历。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