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反腐倡廉 >> 正文
从保障房里透视官员作风乱象
http://www.scol.com.cn(2016-8-9 14:53:0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张闲语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全国多地政府披露了关于2015年保障性住房的审计结果。多地审计结果暴露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三大问题:十几万套建成的保障性住房“空置”,数以百亿元建设资金被闲置,数以万计的人员骗取保障房资格。(8月9日《北京晨报》)

  客观而言,全国地方保障房建设总体是好的,也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住房问题,为地方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毕竟保障房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执行和落实中央政策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官员作风问题。这一点从2015年保障性住房的审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出根源,对症下药。

  空置房里的作风空转。一是不切实际乱决策。供需不匹配,实际需求并没那么多。地方有多少住房困难户,自己心中没有数,想当然的拍板,结果修好了没有那么多人入住,让保障房成为了花瓶;二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把保障房当成一种应付性任务来完成,只想到向上面交差,不管入住居民实际需求。结果配套设施不好或者是质量有问题无法交付使用,居民不愿住或不能住。三是不按照政策办事。在决定实施保障房工程之前,没有基本的科学论证,没有起码的政策研究,匆匆上马,结果南辕北辙,某些地方的保障房居然与现行安居房政策不符,无法配置,说来都啼笑皆非,令人匪夷所思。这些原因与问题说到底都是作风空转,没有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结果让保障房成为了“空心菜”。

  闲置资金里的为官不为。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喊缺钱缺项目,一方面却有大把的资金在闲置“睡觉”,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却是官员为官不为的大写照。有的地方以财政困难为由,向上级要来了钱却没办事。说白了就是在向上级作秀,是一种典型的“叶公好龙”。毕竟这属于专项资金,使用程序规范,加上民生项目面临的矛盾问题复杂,一些官员不愿意啃硬骨头,结果就让资金睡起了大觉。一些项目未能如期开工导致资金闲置,关键在于拆迁进展缓慢。说到底也是地方官员缺乏创新精神,总想依靠老办法来推进工作,结果卡了壳。资金未能及时使用,还有相关部门在审批上存在疏漏,资金拨付后跟踪管理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而这些都是为官不为的真实具象。

  骗房骗补里的监管缺失。保障房顾名思义就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住房问题,既有特定的资金渠道,也有严格的申请程序,更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按理说这是一种阳光下的惠民政策。但某些地方却当起了“甩手掌柜”,疏于后续管理,导致骗房、骗补事件时有发生。比如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待遇;因家庭收入、住房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保障条件,但未及时退出,仍享受保障性住房,违规领取补贴;大量开着宝马、奔驰豪车还住着保障房的情况等。保障房是民生大事,地方政府必须在选址、配套、分配等方面科学决策,提高决策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其实,这些保障房里的问题早就暴露了出来,只是某些部门和官员不愿意去较真碰硬,以至于最终通过审计来倒逼。如果从保障房建设之初就从严把关,自然就会减少和避免这些问题。严格源头治理,从严制度保障,这才是保障房审计给我们带来的深刻教训。(作者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