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观点阵地 >> 正文
千万别让你的人生“无机可乘”
http://www.scol.com.cn(2016-5-26 9:38:54)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周帆
作者:奉友湘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子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说。“人人都有成功机会”,西方人说。不管谁说的,反正人生一世,总有无数的机会。比如发财的机会,你再穷,省两块钱总可以买一注彩票,没准你一举成亿万富翁;比如当官的机会,你奋发努力“考公”成功,再勤勉工作,与时俱进,总可以有个一官半职;比如成学者的机会,你悬梁刺股刻苦啃书,上本科、读硕士、攻博士,及至博士后,不成一个学者,至少也是半个学者。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这话不是绝对正确,但至少相对正确。因为有些机会,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比如讲究天赋的体育、艺术等等行当,就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高手的。但大多数机会,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具备相应的能力去抓住。机会无处不在,机会无时不在,就看你能否积极地去抓,能否有本事抓住。

  请你猜个谜语:买到了民航票,打一成语。想不出来?告诉你,那就是“有机可乘”啊!恍然大悟是不是?买好了机票,到时自然“有机可乘”。且慢,也不一定。比如,倘若是一大早的航班,你睡惯了懒觉,一下睡过头了,误了机;再比如,天气突然变化,雷电、暴雨、大雾、台风等等,都让你可能无机可乘;再比如,你甚至已经坐上了飞机,但起飞前某个第一次坐飞机的莽汉突然拉开了应急舱门,或者有人声称要劫机,或者有人行李上了飞机却人没来,等等,这些看似偶然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你无机可乘。

  看看,这么简单的看起来似乎万无一失的机会都有这么多变数,何况人生中的各种机会呢。尤其是由于我们自身的惰性,由于我们对机会的怠慢,不知不经意中放过了多少黄金般的机会。某次考试的失利,某次晋升的失败,某次发财的未果,也许归结起来,都是由于我们轻视了机会,无视了机会,放弃了机会,一句话:怠慢了机会!事过之后,你可能又会感叹: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自己不去竞争,却恨别人捡了便宜,这种心态,相信你我都有过。

  机不可怠,据说这话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说的。意思是如果遇到了机会,你一定要立马抓住,切不可拖延怠慢,否则就会失之交臂。所以,你可以怠慢别的什么,但千万别怠慢机会,因为怠慢机会就是怠慢成功,怠慢机会就是怠慢自己的生命!

  你也许会说,我也想抓住机会呀,但什么是机会,怎样识别机会,怎样辨别机会的真假,怎样把握机会呢?

  什么叫机会?词典上是这样说的:机会就是恰好的时候。即具有时间性的有利情况。

  英文写为Opportunity。也就是说,机会是一个时间概念。

  机会既然是一个时间概念,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人的一生,就是与机会打交道的一生。人啊,天生就是“机会主义者”。既然人的一生都被机会拥抱着,那还愁什么呢?且慢,机会这傢伙很傲慢,须得你先认识它,它才认识你。也就是说,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伯乐相马的眼光,能否识别机会,抓住机会,用好机会,成才建业,立身扬名。机会无处不在,那是对有慧眼的人说的。他只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机会,成本最低的机会,性价比最好的机会,驾着机会的轻云,直上重霄。对于没有慧眼的人而言,对于无欲无求、无所作为的人而言,就算机会在他面前,他也会视若无睹。他会瞪着铜铃般大的眼睛说,天下无机!

  如此说来,机会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非常主观的东西。对于有慧眼的人来讲,机会是显物质;而对于没有慧眼的人来说,机会犹如暗物质。那么,怎样才能炼就一双识别机会的慧眼呢?甚至,是不是有了识别机会的慧眼就够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比如一只猎鹰,虽有一双锐利的眼睛,追踪盯住了一只飞奔的野兔,但是,倘若它没有一双能抓住猎物的利爪,一样只能望兔兴叹。因此,我们不但要拥有一双识别机会的鹰眼,还要煅炼一副把握机会的利爪。这副利爪就是我想阐述的核心观点:机会是种出来的。属于你的机会其实最早就是一颗种子,你在种你一生的机会树的时候,如果耕耘得深,侍弄的功夫花得多,流的汗水多,你的机会之树就会长得根深叶茂。反之,你把机会的种子随便扔进土里,不浇水,不施肥,不锄草,天天睡大觉,打游戏,盼着机会之树自己成长,等着机会之树上的果子把自己砸醒。也许,你的机会之树就会凋零枯萎,永远难以成材。

  所谓种机会,实际上就是“种”抓住机会的本领。机会就像空中飞舞的雪花,即便你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一不留神就会融化成水;机会又像池里的泥鳅,你就算拼命去抓,它也可能会一次次从你的指缝溜走;机会也像街头擦肩而过的美女,她离你似乎很近,其实她的心离你很远。但是,倘若你练就了“销魂冰掌”,你手心的雪花也会为你“定身”;如果你在池里铺上一张细密的网,再滑的泥鳅也是你盘中美味;假如你操练成今天的马云,七仙女也会愿意为你打工。也就是说,当你具备了抓住机会的高超本领,机会就会手到擒来。

  如此说来,种机会其实就是改变自身。就是把自己“种”成可用之材。换句话说,改变自己的过程,“修身”的过程,也就是“种机会”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根据自己的志向、人生目标,学习、积累相关专业知识,修炼自己的专业功力,锻炼自己的智商、情商、财商,增加自己的人脉,建设良好的自我发展的生态环境。总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改造完善自身,把自己打造成行业中的高端人才。这时,你就可以像渭水钓鱼的姜太公,隆中高卧的诸葛亮,静候机会的到来了____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那么,到底如何种机会?你不妨翻开在下所著《机会是种出来的》这本书,寻找到你所想要的答案。

  注:此书淘宝天猫书城有售

  作者奉友湘简介
  奉友湘,男,四川内江人。资深媒体人,高级编辑。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现任四川日报首席编辑,四川大学创新创业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生导师,四川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任四川日报记者、编辑、主编;1990年任四川日报夜班编校部副主任,1993年任四川日报体育部副主任兼棋牌报副总编(主持工作)。1994年8月参与创办华西都市报并任副总编,后任常务副总编,共计13载。2007年起相继任金融投资报总编辑兼人力资源报总编辑、消费质量报总编辑、四川农村日报总编辑。2013年1月出版专著《远离危机》,在业内广受欢迎,两次重印。合著或参与写作的著作有:《最后的伟大征服》《实用新闻谭》《报业通论》《长漂风云录》。新闻作品《“长漂”系列报道》(合作)荣获1986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机会是种出来的》内容简介
  《机会是种出来的》一书,是奉友湘先生继他的佳作《远离危机》后的又一力作。他以在媒体从业33年的亲身经历为主要案例,提炼出从“小兵”到“将军”的漫漫征途中,如何把握住各种机会,迅速成长成才的精彩观点。作者通过自己30多年的打拚,悟出了“机会是种出来的”这一深刻哲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机会的特性,机会的种类,机会的真伪,并锻造出了如何把握住机会的钥匙。该书案例中有美酒有眼泪,有鲜花有陷阱,语言生动流畅,故事真实感人。对于立志成才的青年朋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全书分6篇,约6万余字。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