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四点要求”当成从政“集体照”
http://www.scol.com.cn(2016-5-19 7:54:12)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郑宗生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5月17日上午,新任贫困县党政正职集体谈心谈话会在省委党校举行。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提出四个方面要求:要对党忠诚、向党负责、为党工作;要甘当公仆、勤勉敬业、造福一方;要敬畏法纪、清正廉洁、守住底线;要见贤思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5月17日《四川日报》)

  犹如在大海航行中找到灯塔,王东明书记的“四点要求”,为干部从政指明了方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四有”、“四种人”,到王东明的“四点要求”,后者与前者高度契合,不仅在精神内涵上一脉相承,而且具有逻辑层面的递进,为贫困县党政正职树立起从政的时代“航标”,亦应成为全省干部立言立行的“集体照”。

  “万事胚胎于州县乎。”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域党政正职既是基层治理的领头羊,也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因此,对于贫困县而言,其发展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作为“一线总指挥”的能力与操守、立场与情怀,而王东明提出的“四点要求”,恰恰为当好贫困县“一线总指挥”,提供了遵循和指引。

  从党性角度看,对党忠诚、向党负责、为党工作,是从政根本。“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绝对忠诚,这是作为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作为贫困县党政正职,其政治立场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问题,因此,要补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不坏身”。穿越历史的天空,焦裕禄、杨善洲、毕世祥,他们的人生轨迹虽然不同,但价值坐标却高度一致,那就是对党忠诚。作为贫困县党政正职,要牢记政治上的清醒是“压舱石”,牢记信念上的坚定是“总闸门”,在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中,体现对党的忠诚。

  从民本角度看,甘当公仆、勤勉敬业、造福一方,是从政前提。“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话糙理不糙,作为贫困县党政正职,就要心系群众、为民造福。回首过去,焦裕禄精神之可贵,就在于他心中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孔繁森精神之崇高,就在于他为藏族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杨善洲精神之伟大,就在于他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捐赠给国家……这些党的优秀干部,在亲民、为民上树立了标杆。作为贫困县党政正职,就要以此为榜样,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努力带领当地百姓脱贫致富,造福一方。

  从清廉角度看,敬畏法纪、清正廉洁、守住底线,是从政保障。100个好干部,有100种画像。但清廉,始终是雷打不动的一条“标配”。清廉不是“胎里带”,它源自于对党纪国法的敬畏遵从,积淀于一点一滴的风纪考验,升腾于炉火纯青的党性修养。作为贫困县党政正职,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扶贫资金和资源,因此要做到常怀慎微之心、常弃非分之想、常思法治之威。所谓“寸心不昧,万法皆明”,只要思想上不染一尘, 就能永葆清廉本色。

  从发展角度看,见贤思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从政动力。“仕途一时荣,伟业千古事”。贫困县党政正职,担负着脱贫攻坚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因此要树立正确政绩观,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面对脱贫任务艰巨的现状,要拿出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拿出舍我其谁、奋发有为的热情,在一棒接着一棒干的笃行中,逐步打掉贫困路上的“拦路虎”。

  “四点要求”浓缩了干部从政的品格操守,为党员干部立身从政、干事创业设定了“指南针”,更为贫困县党政正职画出了“标准像”。我们要深学、细照、笃行,把对党忠诚融入灵魂,把群众冷暖放在心窝,把修身律己镌刻脑海,把责任担当扛在肩头,让“四点要求”成为贫困县党政正职最闪亮的标识,成为四川党员干部的从政“集体照”。(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