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网络祭奠是弘扬还是消解孝文化?
http://www.scol.com.cn(2016-4-5 8:02:1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今年清明节前,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所开通“哈尔滨殡葬”微信公众号,搭起为公众提供祭奠服务的微平台。只需轻点鼠标,就能为逝去的亲朋献花祈福,并写下悼念心语。对此,哈尔滨市殡葬事务管理所党委书记徐广梅认为,网上祭奠是生者与故人的灵魂对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节约、环保,是弘扬中华民族孝文化的新途径。(4月4日澎湃新闻网)  

  “孝文化”必然包含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了这个定义,传统的公墓扫墓就不是一种形式。就像茶文化的内涵不是解渴,酒文化的内涵也不是陶醉。只有当某种传统成了形式,才会变成一种负担甚至是累赘,才会想方设法将其简化,最终逐渐消失。近年来各种“现代化”扫墓方式的出现,说明清明节的祭祖传统文化,正在变成一种形式。  

  无论是网络祭奠还是请人代扫墓,都已经把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文化,当成了一种“空对空”的形式。如果这种传统文化确实只剩下了形式,那么,将其简化甚至让逐渐消失也无所谓;如果还称其为一种传统文化,就不应该让其越来越流于形式。所谓文化,虽然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但笼统地说,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传统的扫墓,也是在历史悠久的清明祭祖活动中形成的。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  

  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只有亲力亲为,才能感知和重温中华民族敦亲睦族的行孝品德和“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诚然,以唯物论和现代科学看待清明祭祖,在这个日益物化的时代更显得虚无。问题就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同步。这种物质和文化上的差异,表现在清明祭祖活动上,就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在祭品上摆阔,弄出五花八门的,反映出现实社会对物质追求的各种祭品;要么简单到几乎虚无。实际上都是在物质文明进程中,精神文明明显滞后甚至倒退的表现。  

  这不但表现在对待祭祖文化上,而且在道德信仰上也丝毫不忌讳善恶因果,缺乏对生命的敬畏。所以,无限简化清明祭祖仪式,必然会消解这种传统文化。已故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曾说过,“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因此,这种庄重的仪式是一种情感的、诗意的、道德意义上的真实。那么,怎么能让虚拟的网络来替代?  

  这种替代并非同等意义上的程序简化,而是将此当成形式并形成负担的感觉下的逃避。当属于精神领域的,作为信仰和敬畏的成分越少,人的精神世界就越势利、越混沌。为何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令人心寒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就是因为过度追求功利,而让道德滑坡、诚信式微。事实上,道德信仰的建树一直在给追求物质利益让道。(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