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理论思考 >> 正文
构建现代田园牧歌文化的思考
http://www.scol.com.cn(2016-3-23 8:59:03)  四川日报    编辑:周帆
作者:卢加强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从古代田园诗,到现代田园牧歌文化的建设,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从古代出世到现代入世的转变,是以现代农业产业为支撑的现代田园生活时代的到来。

  田园诗是现代田园牧歌的基因传承。现代田园牧歌是以环境、物种、文脉、生活、生产按现代组织体系建立的一业或多业为主,多维转换,多级发展,循环共生的具有现代美学特征的综合田园系统。自唐朝以来的田园诗以及一批有广泛影响的田园诗人,形成了中国人诗意栖居的田园情怀,成为现代田园牧歌的基因传承。寄情山水,融入村居,尚朴崇真,天人合一。现阶段各种各样的音乐艺术节,诗歌朗诵会,乡村旅游节,已经成为提升现代农业品牌,联系现代人心田与农田的必然选择。

  现代农业企业是现代田园牧歌的领唱者。现代田园牧歌不再是古代文人一个人的田园诗,而是广大农村劳动者共同的田园诗。因而,我们需要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前提。而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农村经济的细胞,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为先导。

  现代农业企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已从一业向多业协同发展,呈现出八大显著特征。复合团队特征:现代农业企业是传统农业+旅游+文化的复合体,要求农业企业要有农业、旅游、文化跨界人才组成的复合团队。三态基地特征:打造生态、文态、业态三态统一的现代农业、产工贸基地及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和农民生活基地。多维产品特征:以多维产业思想开发基地产品,形成农业、文化、旅游、工业、教育、地产等多种业态的产品,形成短、中、长期的资金流。地理商品特征:要开发加工具有地理标志和区域特色的明星级地理商品。季节均衡特征:要科学设计季节流量,淡季不淡,旺季不乱,构建内容及形式的四季均衡状态。三级市场特征:要以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三大市场瞄准产品及商品的目标群体绘制发展曲线。文化农夫特征:要把种植物质粮食和精神食粮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遵循“文化物种”规律,做种植文化庄稼的农夫。组织体系特征: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政府+院校+社区”六位一体的组织体系是保证各方利益及职责的有效形式。

  新型农民是现代田园牧歌的合唱队。农民是现代田园牧歌的主体,让农民愿唱、能唱、唱好田园牧歌,形成脱贫致富的现代田园牧歌的合唱队是现代田园牧歌的核心和终极目标。四川省近年来农民致富主要靠打工收入,眼下既面临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又面临新一代农民断代问题。在借鉴国内国际模式的基础上,我们不妨从八个方面探索培养四川新型农民的路径。

  一是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二是提升农民现代技术能力。三是提升农民经营能力。四是提升农民家庭财产收入,搭建农村房产证、宅基地证、土地经营权的交易流转平台。五是通过农家乐、家庭农庄、农场等方式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六是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七是提高农业政府性补贴和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产品。八是培养一定规模的现代农民领头人,逐步将农民一词,从身份变为职业,壮大现代职业农民川军,改变农业大省对农民的文化认知。

  生物环境是现代田园牧歌的大舞台。生物环境是环境及生物的统称,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及人工控制下的动植物环境,人们生产、生活、游历环境。四川作为长江绿色屏障,始终要把绿色发展放在首位,一要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循环发展思维实现人与自然的美美与共。二要完善生物环境法律体系,三要规范农业生产技术实施流程,四要建立健全绿色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认证体系,五要出台环境与农业的惩奖措施,六要大力发展生物能源,七要推行走就地取材的乡村绿色建筑道路。

  政府是现代田园牧歌的总编导。

  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重塑政府,实现从划船到掌舵的转变,成为统筹履行十大职能的总编导。一是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实施规划;二是用政策引导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是培育区域优势及形成特色产品;四是推进产业融合,拓展农业功能;五是倡导健全农业合作组织;六是搭建平台促进流通;七是鼓舞壮大龙头企业;八是增强公共服务改善软环境,促进多渠道就业;九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构建多元投资格局;十是制定标准加强安全及质量监管。

  乡村美学是现代田园牧歌的开路旗。伴随着现代田园牧歌的推行,从实践上探索丰富和完善中国乡村美学,并与区域经济学、现代农学、管理学跨界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成为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引发一场美丽乡村革命的理论支撑。乡村美学是研究人对乡村的环境、生产、生活的审美活动的学科,是人在田园景观、乡村风情、生产劳动、季节物候中的诗意栖息和审美愉悦,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画在农业现代化中的现代表达。

  乡村美学是现代田园牧歌发展的内动力,推动人们对美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向往追求,同时又是一种无形的规则,让人们“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作为一种非强制力量,乡村美学思想和美学情怀将具化为政府和企业的决策规范和行为规范,具化为现代农民生产生活的自觉和现代新农村的蓝图。

  (作者系四川省艺术院院长、博士)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