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603元罚单”是变相声援
http://www.scol.com.cn(2016-3-27 15:59:27)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前一段时间,有媒体报道了江苏高邮603元罚单事件,反映高邮市光明化工厂因废水pH值超标被当地环保部门处以603元罚款。消息公布后,舆论普遍认为“罚得太少”,不足以威慑环境违法企业。对此,环境保护部高度重视,责成江苏省环保厅立即调查,调查结果及时公开,发现问题严肃处理。(3月26日《人民日报》)  

  如果对一家超标排污的企业罚款603元也算是“罚”的话,那么,连人们常见的“意思意思”都不够意思。尽管罚款也可能用作对相关治理成本的投入,但罚款的目的首先是一种处罚手段。当惩罚的力度不痛不痒,甚至聊胜于无,这样的惩罚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暴露出一种抵触情绪。而这种抵触情绪不但来自被罚对象,还包含了环保部门对被罚对象的同情和声援。  

  此话怎讲?咱是不是先“逆向思维”?如果说因某种原因想对被罚企业少罚一点,对一个企业来说,就算罚几万元也不算“大单”,而对个人来说都不会“伤筋动骨”的603元,就是故意表达一种不满。否则,即使想避重就轻,也会在说得过去的尺度内,尽量靠近下限。这就不是“罚得太少”,而是以这笔即使让个人掏腰包都无关紧要的罚款,表示对此次罚款的不买账和不情愿。“不买账”或许还包括了被罚企业,“不情愿”就是当地环保部门的意思了。  

  这种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不买账和不情愿的罚款额度,其实暴露出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当地相关部门达成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污染为何难以治愈?就是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拼命压低生产成本。有些根本不具备相关的环保处理设备,有些有设备而考虑到运行成本,最后成了摆设。在被曝光的不少违规排放事件中,有些企业宁可被罚款也不想投入环保设备,有些我行我素,罚归罚做归做。也就是即使几万几十万的罚款,也不会超过投入环保设备的成本。那么,为何罚款还让相关排污企业觉得“划算”?就是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下,罚款毕竟是手软的。  

  而“603元罚单”则是在做给你看了。这种罚与不罚几乎没有差别的罚单,是环保部门和相关企业在合演一台“好戏”,把对这起超标排污事件的无所谓态度,以及对这种治理措施的抵触情绪,表现的毫无保留。我在想,开出这张“603元罚单”时,经办人员会不会觉得滑稽?收到这张罚单时,相关企业会不会暗暗发笑?说环保部门不作为吧,他们开了罚单,说相关企业没有收到处罚吧,他们被罚了钱。而“603元罚单”对公众神经的挑逗和刺激,足以让人们对当地的环境治理心灰意冷。  

  话说罚款要罚到“倾家荡产”啥的,在治理环境污染的信誓旦旦之下,一张“603元罚单”,就是对此的嘲弄。而这种更像是在“饶痒痒”的罚款额度,在挑逗社会舆论的同时,也是对违章企业的变相同情和声援。(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