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让孩子交易毒品,刺痛的不只是亲情
http://www.scol.com.cn(2016-2-28 7:38:40)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陆玄同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网上有一句这样的调侃:“三鹿奶粉,后妈的选择”。乍听有些不可思议,但现实中存在的畸形亲情却让这句玩笑话真实的令人隐隐作痛。  

  据未来网2月27日报道,7岁,本该是上小学一年级的年龄,可同样是7岁,生活在昆明城的小杰不仅没上学,甚至连幼儿园都没上过。这还不算,小杰怎么也想不到,后妈交给他的“药”竟是毒品。经他的手一传,2000片毒品便流入了另一名毒贩手中。  

  不是每一个“后妈”都会这般泯灭人性,丧尽天良。但是果真出现一两个这样的极品,难免刺痛社会的神经。这种窒息般的痛,让“亲情”成为不能承受之重。  

  当然一个重组的家庭,难免会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但是此案中孩子的双亲,心中显然没有孩子,更遑论责任。妈是后妈,可爸是亲爸啊!一个7岁的孩子居然连幼儿园都没有上过,那他对世界的认知可以说几乎是空白的。这样悲情的画面是在不敢让人联想。虎毒还不食子,一个小孩在现代社会经历这般遭遇比父亲手刃其子还要显得残忍。  

  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一个没有工作的父亲,娶了一个贩毒的妻子。听起来像是个电影剧本,如此巧合,又如此狗血的令人作痛。一个只有7岁年龄的小孩成为了他们组合的累赘,也被其“后妈”当做贩毒的“工具”。  

  孩子的亲人成为拉他进地狱的魔鬼,而这份名存实亡的“亲情”便成为了一种莫名的痛,或许这个年纪的他还不懂什么叫做心痛。但亲情只会是他眼中别的小伙伴的“专利”。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未成年人从来都是以成年人的附属物或成年人所支配的对象出现,是完全依靠成年人庇护而不能与其平等对话的群体。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现在依然如是。  

  有句话叫生而不养,养儿不教 则妄为父母也!  

  可是话说回来,一个不靠谱的父亲,在麻将桌上认识了一个因杀人出狱后复有吸毒的女人,进而骈居。这本身就是笑话,妄想让他们能够尽到父母的责任,无异于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这已经不单单是家事,也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社会命题。这个公道不是舆论能够讨回来的,只能依靠法律追责,通过教育改造使他们能够幡然醒悟,回心转意。  

  而且政府相关部门也要身处援手,在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下,让其入学接受教育。尽管父亲浪荡混迹,孩子的成长生涯中不能缺少亲情,不能让他感觉到自己是个“孤儿”。  

  比起小杰现在悲惨经历,日后的生活以及教育更令人揪心,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实施关爱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如此小的年龄心理不能种下恨的种子,父母的过错不能成为他心底的恶念,这是极需注意的。  

  孩子是无辜的,他不能因为父亲的无能而步入无轨道的生活。一个7岁的孩子,可塑性还很大,他应该有自己的生活轨迹。需要一个安定的教育环境来帮助他成长,帮助他抹去那些肮脏的记忆。  

  我们寄希望那些关爱儿童的组织机构能够伸出援手,用温暖的爱心给孩子一丝成长的阳光。(作者系四川在线新闻观察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