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时事政治 >> 正文
且看专家与专家为野生动物“打架”
http://www.scol.com.cn(2016-1-17 7:34:38)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知风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一系列铁拳政策的出现,让翘首以盼的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寄予厚望:草案首次明确了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同时要求有关部门每5年评估、调整并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违法售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将追究刑事责任。(1月16日澎湃新闻网)  

  想必这个“草案”是经过相关专家反复论证的。但是,这个“草案”却遭到了中科院相关专家的质疑:“究竟是谁在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员马鸣怒斥:“我们制定的到底是野生动物保护法还是利用法?”

  似乎第一次看到专家和专家公开叫板。以往,只是公众对某些专家的说辞不买账,并称他们为“砖家”,这次中科院专家质疑野生动物保护法草案,是不是有着特殊的意味?虽然这只是有关野生动物的命运,但其中究竟是学术上的分歧还是利益上的纠葛?从相关报道来看,二者兼而有之。中科院专家的观点是有点“学院派”态度的,本着保护野生动物初衷,而“草案”还是停留在旧法案的基础上,大谈野生动物的利用,显然是隐含着利益需求的。  

  按理来说,专家间的争议,一般人是插不上嘴的,更何况这涉及到修法。然而,围绕“草案”中的“利用”之争,公众恐怕比中科院专家更懂得某些专家的思维惯性。关于到底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尽可让中科院专家去论述,而对“草案中竟有20多处在谈利用问题”,可能是相关专家在重蹈被公众称为“砖家”的覆辙。说句公道话,某些专家之所以沦为“砖家”,并非缺乏专业知识,而是在利益驱使下,违心为既得利益团体代言。  

  当专家的思路被利益左右时,其观点首先要考虑让谁得利,为谁分忧。在立场先决下,选择性发表意见。不少让公众感到诧异的说法,往往被冠以“专家称”。而“草案”中20多处在谈野生动物的利用问题,就是因为野生动物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越来越稀缺的资源。如果对这种资源保护到谁也动不得,那么,也限制了什么资源都敢开发的利益集团。如果不为此留条后路,万一影响了某些既得利益团体的利益怎么办?  

  在某些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下,别说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即使是对人的保护,在不少“专家称”中被忽悠了。比如在对雾霾的治理上,相关专家难道真的不知道雾霾的成因?为何他们一会儿说“烧烤”,一会儿说“熏腊肉”?为何收割的季节说“焚烧秸秆”,入冬了又说“取暖”?某些专家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砖家”,就是因为他们为了维护一方利益的王顾左右而言他,往往会遭来公众砸砖。 

  也只有中科院专家敢问“究竟是谁在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只有中科院专家知道,在“草案”公布之前,还有另一份版本存在。那么,为何最终公布的“草案”,在涉及利用的问题,已经和另一份专家的建议版本完全不一样了?道理也许很简单,关键就在“利用”二字上。有资源、有利益才可利用。至于给谁利用,在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的情势下,谁能保证为了发展经济,会在哪个方面下手。而专家在“草案”中预设了20多处“利用”,说不定哪天又为谁排忧解难了。(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