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铿铿蜀音 >> 正文
让朗朗读书声,托举起彝家人的未来
http://www.scol.com.cn(2016-1-6 7:50:5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奇峰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2015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再度聚焦凉山彝区精准扶贫重点领域、突出矛盾,新增17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即在彝区2586个建制村设立幼儿教学点,省财政出资为每个幼教点选聘两名兼懂汉彝双语的辅导员,给予人均每月2000元劳务补助。(2016年1月5日《四川日报》) 

  在四川省西南部大凉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中,居住着200余万彝族同胞,约占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总人数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凉山地区的彝族同胞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现仍伫立于西昌市市中心的“彝海结盟纪念碑”(刘伯承与小叶丹塑像)就是明证;彝族人民也是解放后,最早从农奴制直接跨入社会主义民主制的少数民族之一。  

  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虽然已经摆脱了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了社会地位平等,生活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及语言文化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使得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仍处于相对贫困之中,成为四川省主要的重点扶贫区域。  

  其实,四川省对凉山彝区困难群众的帮扶从来不曾间断过,投入也非常可观;只是一直以来都未能走出“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从而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从概念上混淆了扶贫与帮困的区别,误将给点钱、送点物等帮困行动,视为了扶贫;二是扶贫方式简单、粗疏,从贫困家庭界定、扶贫项目确定,到扶贫资金运用等,大多采用了“撒胡椒粉”的方式,毫无精准可言;三是未能找准导致贫困的最本质原因,就是忽视了人的智力、意识及精神追求等方面对脱贫致富的桎梏。  

  2015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走精准扶贫之路,再度将凉山彝区纳入范围,特别是突出重点领域,新增17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找准了彝区致贫的“病根”,其举措才是根除贫困从而恢复发家致富健康机体的一剂“良方”。  

  笔者曾在凉山地区工作过多年,也到过一些彝寨,对那里的山、水、人多少有一些直观的感性认识。绝大部分彝寨都建在群山之中,那里山青水秀、环境优美、鸟语花香,是读书的绝佳之地。可住在那儿的彝家子弟,却丢失了很好的读书机会;特别是彝家女孩儿读书更少,有的连初中都未曾毕业,汉语水平只能勉强达到听说能力,论写就非常吃力。  

  古语有云:“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绝大多数的彝族同胞之所以未能跟上时代步伐,仍生活在贫困之中,与他们所受教育不足、所见世面不多,其实是有很大关系的。文化素养低,智力水平就会受到影响;新生事物见得太少,必须限制其视野。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就难以形成好思路、找到好办法。  

  希望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实施凉山彝区“一村一幼”精准扶贫计划时,在现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再增加相应的配套优惠政策。譬如:对有志学成回乡从事彝、汉双语基础教学的彝家子弟,加大资金投入进行重点培养;同时,鼓励和动员更多从事幼儿和基础教育的教师志愿者,到彝区参加支教活动。 

  总之,通过省委、政府及当地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更多关心和支持彝区教育事业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唤醒和调动起彝区群众用知识武装头脑的积极性;让朗朗读书声,挺举起彝家人的未来,从而早日走上脱贫致富的健康发展道路。(作者系四川在线特约网评员)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