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国评蜀论 >> 正文
新常态当是反映民生的一面镜子
http://www.scol.com.cn(2015-12-23 7:41:26)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陆玄同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往年一般都是2-3天,今年却足足开了4天。究竟为何?“侠客岛”解局,今年会议的特殊性,不仅是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正在“过大关”,还因为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三五”的新五年的开局之年,承前启后,2016年的经济工作尤其重要。中国人讲凡事开头难。今年这4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光要管2016年,还要为今后“十三五”的五年确定基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看到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这样一个提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但是何为新常态说法众多,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发展与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一面牵着发展的“面子”,一面扯着改革的“里子”,可最终还是反映民生大计的一面“镜子”。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同样,“新常态”是与“常态化”经济发展提法的一次对比,起的就是镜子的作用,来反观中国经济30年来高速奔跑带来的成绩与弊端。经济的发展不能仅仅以数字衡量,更不能让数字带着民生跑,近年来各种“平均化”的成绩让多数在城市边缘的挣扎的民众“被幸福”,让很多低收入群体在嘲笑自己拖了所在城市后腿的情况下还不得不“被代表”。  

  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更是对过去的反思,数字这个神奇的东西,无时不发挥着其魔性的魅力,他的光鲜可掩盖很多问题,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愈来愈多的城镇边缘化,城市孤单,乡村更孤单、上不起学、伪孝子层出不穷、一个个认为因素产生的爆炸与滑坡等等,当我们的眼光只盯着数字的变动,眼界愈加国际化,那么身边这些事关民生大计的事情便很容易被搁置,被边缘化,积久成患。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下的“数字”应该是有温度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跳动应该像脉搏、想心脏的跳动一样有规律、有情怀,代表着一种生命的状态。当然也不妨偶尔像接受刺激一样,在心脏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激烈的跳动一番,而这又是一种别样的激情。  

  正如人们疑问的,当常态化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能够解救什么问题?其实需要解决的必然不只是面子上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里子的问题,那么必然需要群策群力开动脑筋,这是一次用脑袋决定数字变化的逻辑,而不是以往用数字影响脑袋的逻辑。  

  逻辑思维的转变从“供给侧改革”一词可见端倪,从11月份被提出便一直活跃于各类经济会议中,而此次做了“健身”变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于今年经济增长放缓,关于中国经济的各种阴谋论不断出现,结构的调整转变无疑是消除质疑的最优策略。比如2016年的任务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新常态逻辑下的任务,是把经济增长的目标从“三驾马车”的需求侧转变为供给侧,这种结构的调整意味着关注点不同了,更多关乎民生的事情更够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  

  当然新常态作为一个概念老百姓很难理解,只有把概念化的东西,转变为一件件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事情上,反思过去的“百米冲刺”逐渐回到“长跑”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来,关注到每个个体,使其成长的历程与大趋势是一致的,而不是被动的一致或者相反。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