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评论 >> 社会民生 >> 正文
“草坪禁令”是个监管偷懒的好办法
http://www.scol.com.cn(2015-12-16 7:52:51)  四川在线-天府评论    编辑:盛飞
作者:陆玄同   投稿邮箱:scolpl@163.com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同时引起社会热议。上周五,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12月11日,中山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校园应该高雅有品位。”(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  

  校园的草坪对学生们来说更多的代表着一种诗意的环境,或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讨论学问,放松心情,想必最是惬意;或导师聚集学生讨论课题,畅谈人生;或知己红颜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岂不快哉?更何况王进教授是带着他博士生在上《社会学高级研究方法》的课程,那么他们走出教室回归到自然环境中本就该值得点赞。而且作为社会学类的高级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自觉性。再者校园草坪的保护应该有很多措施可以实行,“草坪禁令”的一刀切显然不是良策,只能是个监管偷懒的好办法。  

  正如王进教授所讲的,“不管是校内校外的人都有不文明行为,比如扔垃圾,这些都是可以管理的,如果愿意动用校园里的保安,完全可以管理这些不文明的行为,而不是一下子就不让大家用草坪了。”若怕校外诸多人士和校内一些不文明的学生破坏了草坪环境而使用“草坪禁令”一刀切的措施,莫不是避繁就简,推诿责任?  

  校园环境里,作为大多数人乐园的草坪环境若成了“聋子的耳朵只是个摆设”的话,草坪也就失去其赋予学校的自然气息和人文气息。人本就是自然的动物,而自然本该与人融合,那么在自然环境里的授课方式完全是合乎常理的,或者说对于这种少数人小范围的授课方式应该尊重和提倡,而不是像过街老鼠般喊打。  

  据了解中山大学制定的《中山大学校园管理综合治理暂行办法》(讨论稿),其规定“谢绝嬉戏打闹、逗弄儿童、在草地上休闲纳凉和游戏娱乐等行为、不得践踏草坪”。虽说这个规定从保护草坪来说无可非议,但是太过刚性,缺少人性化,限制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限制了文明。而所谓规定,并不是坚决打击某种不文明现象,而是要以更好的办法来引导和劝诫,形成一种刚柔并济的约束条件,使人们向着文明行为迈进。  

  当然校园环境里大多数的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完全可以依靠学生自治,互相监督,保卫处也时常巡视,对于破坏草坪的不文明现象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做出相应的处罚。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是方便了监管,也维护了草坪的完整性和可观赏性,但是这和校园没有草坪又有什么两样呢?  

  校园草坪对于学生的意义并不在那一抹绿色,而是茶余饭后,学业任务重,心情失落时的一份小小的情感寄托,虽说其比重并不大但也不能忽视。既然是开放的校园就该有开放的态度,大学本该具有包容的精神,就是将伪善,不文明教化感染,使其愈清明、愈纯真。有人说大学就是个小社会,而我却认为它更像个思想净化器,剔除假丑恶,留住真善美,更何况大学是人一生之中步入纷繁杂乱社会前的“天堂”,不是吗?
相关评论:
  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姓名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